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40061)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芳卢卫中秦洪武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学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教学》更多>>
相关主题:POUR《生死疲劳》汉语熟语理想化认知模型熟语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Pour和“倒”的词汇语义及其运动事件表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40-47,共8页彭芳 于红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12YJA74006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汉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构建的对比研究"(13YJC74008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运用反思性教学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师生互动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11CWZJ14)
英汉语位移动词pour和"倒"融合了位移、使因和容器概念。基于语料统计发现:(1)英汉语致使移动句是基本运动事件表达句,英汉语双宾句、英语pour full句、汉语"倒满"句体现了副事件融合的扩展模式。(2)英汉语的终点路径均呈优势分布。(3)...
关键词:POUR “倒” 动词意义 运动事件 副事件融合 
倒置动结式的事件语义分析被引量:3
《外语学刊》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彭芳 秦洪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时语料类比中的翻译与现代汉语互动研究"(10BYY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12YJA74006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事件语义视角考察和分析汉语倒置动结式的句法构成和释义机制。研究指出,倒置动结式的原型结构为[NP1+V1-V2+NP2],而从语义上看是使因—结果(CE-RE)结构。NP1关联一个使因事件,NP2则同时关联使因和结果事件。事件结构可以解释有...
关键词:倒置动结式 使因事件 结果事件 属性结构 
汉语熟语的转喻迁移及其英译策略——以《生死疲劳》的葛浩文英译为例被引量:14
《外语教学》2016年第5期91-95,共5页刘庚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项目编号:12YJA740061);济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医术语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4YY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熟语的字面义到引申义的规约化过程看作一种转喻迁移过程,在此基础上借助概念转喻理论,分析了葛浩文对《生死疲劳》中采用的熟语进行翻译处理的方法,挖掘了熟语英译背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何种不同的转喻思维。研究表明:1...
关键词:熟语 转喻迁移 理想化认知模型 
生成词库理论下英语动词pour的语义解读被引量: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21-28,共8页彭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12YJA740061)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传统的词典释义往往无法对某些语言使用的实例进行充分的描述,本文运用生成词库理论的相关假设,探讨英语动词pour的动态语义并对语言使用的实例进行阐释。本文考察了英语动词pour的4种句法结构以及句法组合成分的语义匹配。研究发现...
关键词:组合性 论元选择生成机制 物性结构 语义融合性 
英汉语致使运动事件的词汇化被引量: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43-46,共4页彭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12YJA740061)的部分研究成果
致使运动事件是运动事件和使因事件构成的事件复合体。英汉语致使运动事件在动词语义融合和句子建构的表现为:英汉语动词词库大小相似,词汇化模式以[使因+运动]为主;英语以致使位移句式表达,汉语主要以致使运动"把"字句和连动句为主。...
关键词:致使运动事件 词汇化模式 句法表达 运动场景 
图形—背景的概念化与汉语语序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13年第2期152-156,共5页彭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英汉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及其类型学意义"(12YJA740061);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09WC20-1)
在语言基本表达方式上,汉语中既存在着"图形先于背景"的概念显现原则,又有"背景先于图形"的语序强趋势。前者遵循语义结构到句法结构的映射,是一种动态视点;后者体现汉语对同一事物不同识解而形成概念的过程,是一种静态视点。语言结构...
关键词:图形—背景 概念化 汉语语序 静态 动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