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40017)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圣兵刘颂孙立平鲍彦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暮光之城视域融合译本跨文化阐释逻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格义”:穿越文化之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94-97,共4页孙立平 高圣兵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12YJA7400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SJLX15_0088)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要求不同文化之间能产生共鸣、进行关涉,以期达到圆融之境。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经典哲学发生碰撞和交融。"格义"作为一种独特的翻译策略,借助中国儒道等思想观念阐释外来佛学重要的术语概念,既提高了本...
关键词:格义 佛经翻译 文化意义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被引量:1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43-46,共4页刘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651);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4]23号)
在对"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进行文本转换时,译者充分考虑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特殊性,结合国内读者的公共视阈,对于不同类别的文化负载词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一方面尽可能让译文贴近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标准,使阅读行为更加顺畅;另一方面...
关键词:“暮光之城”系列小说 文化词 翻译策略 视阈融合 
“元义”遮蔽和误读的宿命与文化转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59-63,共5页高圣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1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SJD740016)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因语言接触而引入"西学",Logic这一西方思想语词,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因文化传统、社会语境迥异而发生着拒斥与迎纳,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现代学术语境中的逻辑学本质及其与欧洲本源的关系,对阐释语词翻...
关键词:LOGIC 术语翻译 重构 接受 文化转型 
“暮光之城”接力版译本相斥文化因子之翻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63-65,共3页刘颂 高圣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通俗小说汉译对汉语话语系统的影响研究>(12YJA740017)的成果之一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接力版译者采用了明示、注解及简单解释等方法,对文本中的相斥文化词进行了翻译处理,将读者视域和文本视域之间的差距控制在了一定程度,为有效实现二者间的视域融合提供了可能,也为读者视域的扩展创造了机会,既为读者...
关键词:相斥文化因子 视域融合 暮光之城 翻译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