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AB002)

作品数:31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俞为民刘叙武杨俊峰潘智丹刘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温州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府新论》更多>>
相关主题:戏曲艺术曲论戏曲理论曲律北曲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类外宣文本中的文化外译策略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德译本中的“熟语”翻译为例被引量:1
《山东外语教学》2023年第1期125-133,共9页王婀娜 潘智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编写与研究”(项目编号:21@ZH043);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项目编号:17WZW004)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类外宣文本的外译过程中,准确性和敏锐的政治敏感度是外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文化要素在中国政治话语的海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德国学者Heinrichs的四步文化翻译程序,并依据“熟语”的分类标准对《习近平谈治...
关键词:政治外宣 “熟语” 翻译策略 
“传神达意”通古今——《汪榕培学术研究文集》整理后记及评论被引量:4
《外国语文研究》2021年第1期68-77,共10页潘智丹 杨俊峰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项目编号:17WZW004)。
《汪榕培学术研究文集》是汪榕培先生的收官之作,也是其典籍翻译研究领域思想和成就的总结和梳理。全书紧紧围绕“传神达意”的典籍翻译思想,即展现了该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及成熟,也通过古典散文、诗歌和戏剧的翻译实践,阐释了该思想...
关键词:典籍翻译 “传神达意” 应用性 
翻译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作用被引量:7
《山东外语教学》2019年第6期105-112,共8页潘智丹 杨俊峰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项目编号:17WZW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特别是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让全世界听得到、听得懂中国的声音,进而产生共鸣。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其媒介便是...
关键词:翻译 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 
沈宠绥对新昆山腔的矫正与完善
《曲学》2016年第1期101-122,共22页俞为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批准号10AB002)阶段性成果
沈宠绥(?—1645),字君徵,号适轩主人,别署不棹游馆。吴江(今属江苏)震泽人。喜度曲,精通音律。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作了'引正'和改革,但尚未提出具体的曲唱理论;万历年间沈璟虽对南北曲的音律多有论述,但他是作为戏曲作家的身份...
关键词:曲唱 音律 主张 格律 南北 曲调 韵谱 身份 昆山 
潘之恒的戏曲表演论被引量:4
《江淮论坛》2016年第2期151-157,193,共7页俞为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10AB002)
潘之恒的《鸾啸小品》与《亘史》是在各地游历和观看戏曲后写成的两部戏曲表演论著,对戏曲演员的表演技艺作了评论,提出了自己的戏曲表演理论。指出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传神",演员必须具备才、慧、致三个方面的艺术素养,掌握度、思、...
关键词:潘之恒 《鸾啸小品》 《亘史》 戏曲表演论 
程琼的《才子牡丹亭》及其“色情论”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26-34,共9页俞为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10AB002)
程琼的《才子牡丹亭》在肯定汤显祖原作所描写的"情"的内容的同时,以"色情说"对汤显祖的"主情说"作了新的诠释。其"色情说"由色、情、才三者组成,以色为主,因色生情,才以识色。
关键词:程琼 《才子牡丹亭》 汤显祖 《牡丹亭》 “色情说” 好色 
毛声山《第七才子书》对《琵琶记》的批点被引量:1
《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第4期88-108,共21页俞为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批准号:10AB002)阶段性成果
清毛声山的《第七才子书》是众多《琵琶记》评点本中的一个重要评点本。毛声山将《琵琶记》命名为《第七才子书》,以显示其成就高于被金圣叹命名为"第六才子书"的《西厢记》。毛声山认为,高明的《琵琶记》所写虽为东汉的蔡邕,但实是为...
关键词:毛声山 《第七才子书》 讥刺说 《琵琶记·参论》 
周昂的《此宜阁增订金批西厢记》及其曲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04-109,144,共6页俞为民 
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10AB002)阶段性成果
周昂的《此宜阁增订金批西厢记》是以金批本《西厢记》为底本的批评本,没有受到金批本的局限,以自己对《西厢记》的理解与认识,对王实甫的《西厢记》原作和金批本作了再批评,结合剧作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在内容、语言、结构上提出了...
关键词:周昂 《此宜阁增订金批西厢记》 金批本 
沈自晋的《南词新谱》及其曲学理论
《中华戏曲》2014年第2期113-139,共27页俞为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AB002
沈自晋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也是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中继沈璟之后,又一位以戏曲创作与戏曲理论上的成就,成为吴江沈氏文学世家在戏曲上的代表人物以及传承者。一、沈自晋的生平与曲学渊源沈自晋(1583—1665),字伯明、长康,号西来、鞠通...
李开先的曲学实践与戏曲理论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4年第1期162-167,共6页俞为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项目编号:10AB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开先虽以诗文著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但他一生酷爱戏曲,主持曲社,看戏听曲,编撰剧本。在戏曲理论上,推崇戏曲和俗曲的文学地位,强调戏曲的劝惩功能,提倡本色通俗的戏曲语言。这些理论对扭转明代前期的"以时文为南曲"的创作倾向起了...
关键词:戏曲艺术 戏曲理论 李开先 艺术创作 《宝剑记》 劝惩功能 本色语言 艺术作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