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60021)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茜朴基成刘茜更多>>
相关机构:嘉兴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道教》《文艺争鸣》《戏曲艺术》《兰台世界》更多>>
相关主题:民众运动宗教运动中师汉画像石乐舞百戏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华阳国志》看巴蜀神仙道教的起源与发展被引量:1
《兰台世界》2016年第12期115-118,共4页刘茜 朴基成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汉代画像石艺术与早期道教的发展"(09YJC760021)阶段性成果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之一。该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早期神仙道教在巴蜀之地的起源与发展,是我们研究早期道教地域性特征的可贵资源。以《华阳国志》为文本,详细考证了神仙信仰、巫鬼信仰、黄老道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五...
关键词:华阳国志 神仙信仰 巫鬼信仰 黄老道 五斗米道 
《太平经》中的养生思想
《中国道教》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刘茜 朴基成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汉代画像石艺术与早期道教的发展>(09YJC760021)的阶段性成果;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学者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太平经》在继承与发展《周易》思想的基础上,从宇宙天道观、元气论、人性论的角度建立了它的养生思想体系,提出了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具体实践途径,为后世道教养生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太平经》 养生思想 《周易》 思想体系 实践途径 天道观 元气论 人性论 
试论《太平经合校》中“师策文”与哀帝建平四年的宗教运动之关系被引量:3
《嘉兴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78-81,共4页刘茜 朴基成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09YJC760021)
通过对比考察《太平经合校》中的"师策文"与史籍所载的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的宗教运动所表现出的诸多特征,认为《太平经合校》中的"师策文"应是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宗教运动的行动纲领,在甘忠可的《包元太平经》中应已存在。此...
关键词:《太平经合校》 “师策文” 民众运动 道教团体 
汉画像石中乐舞百戏的功能与意义被引量:2
《戏曲艺术》2011年第3期41-44,共4页刘茜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汉代画像石艺术与早期道教的发展"(项目编号09YJC760021);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汉代画像石与道教的形成--以汉代生死观为视点"(项目编号Y200805508)的阶段性成果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在汉代文化的深刻影响下表现出复杂的内涵。它一方面大量地继承了上古雅乐的娱神功能,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鲜明的娱人特征;随着汉代升仙思想的发展,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还具有了升仙的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汉画像石 乐舞百戏 娱神 娱人 升仙 
汉代画像石中叠人造像的意义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0年第6X期89-91,共3页刘茜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编号09YJC760021);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200805508)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将汉画像石中的叠人造像与原始艺术中的生殖崇拜图像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继承关系;并进一步指出,随着汉代升仙思想的发展,汉代叠人造像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一方面,造型多样的生殖崇拜图像展现了生命强旺的繁衍能力;...
关键词:叠人造像 生殖崇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