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153)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洪杏刘娜洪权刘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天津社会科学院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论语》注疏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忠恕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语》“尧曰”章大旨析疑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37-41,共5页刘娜 陈洪杏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2012B153)
《论语》'尧曰'章可把握为孔门弟子借着对某些取自遗籍的古圣先王之语和若干孔子之语的连缀,来传述一种被追溯到古圣先王而实则在孔子这里才第一次获得自觉的'道'的传承历程。其对汤武皆以'罪己'为为政之大端的强调,既相契于先师的'克...
关键词:“尧曰”章  允执其中 罪己 
“学”之“觉”义探微——“学而时习之”之“学”义旨辨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108-114,共7页陈洪杏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项目编号:2012B153);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课题"‘学而时习之’旨趣辨正"(项目编号:2015B14)的研究成果
孔子之学辐辏于"觉",此"觉"或"觉悟"由效仿在践"仁"、履"仁"方面可引以为范的先哲时贤的所作所为("效"或"效仿")而得,亦由讲习被认为寄寓了"仁"道消息的《诗》《书》《礼》《乐》《易》等古代典籍("学文")而得。对"学""效""觉""学文"四...
关键词: 效仿 觉悟 学文 
《论语·先进》“侍坐”章“与点”义趣辨微——以近代以来《论语》注疏为中心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0-74,共5页陈洪杏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2012B153)
近代以来对《论语·先进》"侍坐"章"与点"义趣的诠说依然繁富,绝大多数注家均刻意区别曾晳之志与子路、冉有、公西华之志,同时亦留意到了孔子对其余三子之志并无贬意。不过由于没有关联孔子对为政的总体设想,未能分出为政的若干层次——...
关键词:《论语·先进》 为仁 为政 教之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章“命”意识辨正——兼谈“五十而知天命”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55-61,共7页陈洪杏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2012B153)
"命"的话题永远不可能被否弃。人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只有通过与外界进行必要的物质交换才能使其富有生机的肉体得以持存,对待性或有所对待是人的存在的一重规定,在这个向度上"命"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同对"道"的瞩望一样,对"命"的顾念...
关键词:  或然性  崇高感 
“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宗致辨识——以近代以来《论语》注疏为中心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98-103,共6页洪权 刘娜 陈洪杏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2012B153)的阶段性成果
"性"既意味着对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的反省,亦意味着对此四"心"可许以"善"而其足以将人与禽兽从始源处予以区别这一点的觉悟。"仁"、"人"之"圣"境不断地超出经验的个人的修德状况或修德的经验个人,不懈地跃向更...
关键词: 天道  文章 不可得闻 
“生而知之者,上也”疑义辨惑——兼谈“性相近”章、“我非生而知之者”章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99-106,共8页陈洪杏 刘娜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项目编号:2012B1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借着对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的寻究,结合"中庸"范畴对《论语》"季氏"篇"生而知之者,上也"章义理做了一番深入辨析,并将由此导出的见解引向常被置诸"生知"主题之下的其它章句——如"阳货"篇"性相近"章、"述而"篇"我非生而知之者"...
关键词:生而知之者 性相近 好古 为仁 为人 
“吾道一以贯之”章“忠恕”、“一贯”关系辨略——以近代以来《论语》注疏为中心被引量: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78-83,共6页陈洪杏 刘娜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2012B153)的阶段性成果
《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章一直以来都是《论语》注疏史关注的焦点之一。曾子是假借"忠恕"言"夫子之道"以喻示、劝勉门人,还是认为"忠恕"即是"夫子之道"?"忠恕"与"夫子之道"的关系当如何把握?这是其中引起学者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一以贯之 忠恕   近取譬 
“吾道一以贯之”章义旨辨略二题——以近代以来《论语》注疏为中心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69-76,共8页陈洪杏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2012B153)的阶段性成果
《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章一直引起学者热烈的争议。本文就其中两个聚讼不已的论题深入考察了近代以来众多注家的相关论述,指出:一、孔子之道的"仁"的价值取向对孔子之学提出"觉"的品格的要求。无论是孔子对弟子所作的以"近取譬"...
关键词: 一以贯之   
近代以来《论语》注疏的又一范本——对黄克剑先生《论语疏解》的解读被引量:1
《学术评论》2012年第Z1期9-14,共6页陈洪杏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学以致其道"--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2012B153)的阶段性成果
近几十年来有价值的《论语》注本可谓屈指可数。在这种人文灵韵日渐凋蔽的时运里,黄克剑先生的《论语疏解》一书便显得分外难得。相较于前贤可称述的注本,此书无论是在注疏体例的开掘、丰富和完善上,还是在对牵动《论语》诸多章句的"道"...
关键词:《论语疏解》 依篇疏解  中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