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760083)

作品数:40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居其宏戈晓毅满新颖智艳张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歌剧》《人民音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更多>>
相关主题:歌剧音乐创作中国歌剧音乐剧民族歌剧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艺术真善美浸润孩子们的心灵——湖南中小学音乐剧一度创作评述
《音乐探索》2014年第3期121-126,133,共7页卿菁 周婉怡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之中期成果;项目编号:08JJD760083
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音乐剧艺术走进中小学校园提供了发展机遇。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创作适合中小学生表演的音乐剧时,须先创作好音乐剧的剧本、剧诗和音乐。文章以历时一年的创作实践为研究基础,总结了适合中小学表演的音乐剧剧...
关键词:湖南 中小学 音乐剧 剧本 剧诗 音乐 
从“小草现象”到“一脉单传”——论王祖皆、张卓娅的歌剧音乐剧创作被引量:3
《艺术百家》2014年第3期51-60,共10页居其宏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项目编号:08JJD760083)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祖皆、张卓娅是我国歌剧音乐剧史上罕见的夫妻搭档,特别是由他们创作的音乐剧《芳草心》,民族歌剧《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我国新时期以来音乐剧和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重要代表,其中的艺术造诣和创作经验值得认真总结;由此...
关键词:音乐艺术 音乐剧 艺术作品 王祖皆 张卓娅 音乐剧创作 小草现象 民族歌剧 
恢弘悲壮的史诗性歌剧及其舞台呈现——曹其敬与歌剧《苍原》中的导表演艺术被引量:4
《艺术百家》2014年第3期99-103,共5页智艳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项目编号:08JJD760083)阶段性成果之一
歌剧《苍原》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正歌剧创演的经典之作。作为此剧创演的幕后英雄和舞台呈现的主帅,曹其敬导演在凸显《苍原》悲壮沉雄的史诗性品格、在二度创作和舞台呈现中创造性地整合歌剧各个构成元素以精心营造歌剧综合美,通过演员的...
关键词:音乐艺术 音乐剧 歌剧创作 《苍原》 曹其敬 表导演艺术 史诗性 
大气磅礴 凝重雄浑的史诗性品格——论徐占海的正歌剧音乐创作被引量:9
《音乐探索》2014年第2期80-92,共13页居其宏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之中期成果;课题批准号:08JJD760083
在新时期我国歌剧作曲家中,徐占海正歌剧作品仅有《归去来》《苍原》和《钓鱼城》3部,数量虽不多,但起点高、无次品,部部有特点,戏戏出新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自《归去来》初涉歌剧创作,其大气磅礴的史诗性品格初露端倪;到...
关键词:徐占海 《苍原》 《钓鱼城》 歌剧音乐创作 
走自己的路 唱自己的歌——“歌剧王子”李光羲的表演艺术之路被引量:2
《歌剧》2013年第11期38-41,共4页张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课题(08JJD760083)之阶段性成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歌剧表演艺术舞台上曾升起过一群光华璀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剧表演艺术之“星”,他们为中国当代歌剧表演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歌剧第一小生”,著名歌唱家李光羲,正是在这一时期中脱颖而出的佼...
关键词:歌剧表演 表演艺术 李光 王子 五六十年代 艺术事业 中国当代 中国歌剧 
论中国歌剧一度创作的基本经验被引量:12
《音乐探索》2013年第3期3-9,共7页居其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中期成果;课题批准号:08JJD760083
中国歌剧艺术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其一度创作在9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即广纳博收的艺术胸怀,以我为主的创造意识,贴近时代的题材选择,剧、诗并茂的剧本文学,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声乐为主的歌剧范式,如歌旋律...
关键词:中国歌剧 一度创作 基本经验 
刍议“民族性”与“时代感”在民族歌剧表演艺术中的体现被引量:2
《音乐天地》2013年第9期4-7,共4页张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课题(08JJD760083)之阶段性成果
歌剧的“民族性”与“时代感”,向来是我国歌剧艺术工作者长期探索并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中国歌剧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程,民族歌剧作为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直到新中国初期才真正具备了自己的品格,它在吸收并融...
关键词:戏曲表演艺术 “民族性” 民族歌剧 时代感 中国歌剧 实践过程 美学品格 艺术工作者 
民族歌剧角色创造的“隐性类型化倾向”刍议被引量:1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36-38,共3页张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8JJD760083
"隐性类型化倾向"的角色创造,常常是依托于某种规定的"情境"而存在,是对某一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这样的人物形象创造,相较于演员的"显性"本身而言,实际上就为戏剧人物角色打上了鲜明的隐性类型化特征。这种隐性类型化的突出特...
关键词:民族歌剧 角色创造 隐性类型化 人物形象 表演美学 
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被引量:11
《中国音乐》2013年第4期6-11,共6页居其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课题批准号:08JJD760083)之中期成果
在20世纪40-60年代,民族歌剧一直是我国歌剧艺术中的主要类型,曾诞生过大批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经典剧目,成为中国歌剧史上两次歌剧高潮的主力军。然而自进入新时期起,却遭遇到"一脉单传"的窘状。究其原因,当与其本体形态和音乐戏剧性思...
关键词:民族歌剧 音乐创作 音乐戏剧性思维 
中国歌剧创作的当下现实和未来繁荣被引量:7
《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9-14,23,共7页居其宏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项目编号:08JJD760083)阶段性成果之一
我国歌剧创作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征程,艺术成就巨大,正反面经验丰富。当代歌剧家在举步迈向21世纪之际,必须在一度创作中提高剧作家和作曲家的音乐戏剧意识,增强自律意识,拒绝"三浮",回归严肃创造,达成用经典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崇...
关键词:中国歌剧 音乐艺术 一度创作 音乐戏剧意识 中国形象 国家行为 艺术作品 现状 繁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