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44)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培友张杰张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两宋理学诗性品格文化价值宋初百年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范仲淹“易”学观照下诗文通变之道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42-47,56,共7页张杰 
重庆市社科联青年项目"‘庆历-元祐’易学与北宋士人政治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016QNWX3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项目编号:10BZW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范仲淹"易"学核心理念在于强调"易"(道)之通变,这种理念投射在文学创作领域,就形成了范氏独特的以社会改革为目的、强调批判和自树立的"以文明道"诗文思想。然而"以文明道"诗学思想本身亦为多元通变之系统,其中以"文气说"为正,"意醇语真...
关键词:范仲淹  诗文思想 
浅析苏轼之“顺物自然”诗禅艺术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90-95,共6页张杰 
国家社科基金"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10BZW044)
苏轼对佛教之接受,以理性为本,知佛而不盲从,始终坚持顺物自然的态度。顺物自然,赋予苏轼自由出入禅理之自由。故东坡援禅入诗,一面以诗法之活,化般若醍醐出为寻常道理;另一面则以禅法玄思入诗人心性,澡雪精神弭化郁结。
关键词:苏轼 顺物自然 诗禅 
浅析梅尧臣“意新语工”说诗学内涵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61-65,共5页张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10BZW044)
梅尧臣为北宋前期诗坛翘楚,"意新语工"说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梅尧臣"意新语工"说与前代诗学不同,在理论框架上强调逻辑结构,尤其是"意—语"之因果联系,所谓"语工"则是用"难写"之手法,以艰涩佶屈来揭示"天容时态"的理性内涵;所谓"意新"...
关键词:梅尧臣 意新语工 诗学 
苏轼“实美”精神观照下的诗文思想
《中国诗歌研究》2014年第1期220-231,共12页张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10BZW044)阶段性成果
苏轼常被指为好议论好批评,其根源在于他对'道'之内涵的多元认知。苏轼从不迷信执著'儒''释''道'任何一家学说,而坚持从批判中求取'实美'。苏轼文学思想中的'实美'精神则实现了'超越批判'的飞跃。具体到诗歌创作,苏轼强调独立创作立意,...
关键词:苏轼 实美 批判 诗文 
论两宋理学家处理文道关系的思维特性及其文化价值被引量:3
《孔子研究》2012年第6期49-57,共9页王培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项目编号:10BZW044)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两宋理学家在论证观点和构建体系时主要有两种模式:正名思维与归元思维。正名思维以类的划分与认同作为认识问题的方法,归元思维以寻绎问题发生的元点为目的。理学家经常把归元思维作为寻求沟通宇宙论与道德论的可能性路径来使用。理学...
关键词: 理学 文道关系 思维 
论宋初百年偈语诗的诗性品格及其文化价值被引量: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89-98,159,共10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10BZW04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09ABWY063)
宋初百年偈语诗的诸多特点,是与此期诗歌的总体发展方向相矛盾的。此期偈语诗不讲究押韵、对偶、用事、平仄相对,以及句式组合灵活多变等语言特点,以阐释和宣扬佛教教义为主的诗歌内容,注重议论化、理趣化的表现手法,都是与偈语诗的功...
关键词: 偈语诗 士人 文化价值 会通 
论两宋理学家文道观的类型、特征及其内在矛盾性被引量:1
《中国诗歌研究》2012年第1期153-170,共18页王培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10BZW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两宋理学家的文道观是较为复杂的。大致而言,主要有三:"重道轻文""文道两分""调适文道"。其中,"重道轻文"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些理学家在"重道"的核心下,也不否定"文"的地位和价值;二是一些理学家只"重道"而全面否定"文"。理学家...
关键词:两宋 理学家 文道观 类型 
论两宋理学“气象”涵蕴及其诗性品格被引量: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4-20,共7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10BZW044);北京语言大学校级一般项目"审美与哲理的会通:两宋理学诗研究"(11YB04)
"气象"在宋代文化中是一个涵蕴丰富、具有多重品格的文化范畴。以周敦颐、二程、朱熹等为代表的两宋理学家,试图以"气象"作为沟通天地、生物、人的途径、渠道及目的,"观天地生物气象"、"体贴气象"、"持养气象"与省察"圣贤气象"、"孔颜乐...
关键词:两宋 理学 气象 诗性品格 
两宋“理学诗”辨析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58-63,共6页王培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精神的理学文化观照研究>(10BZW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对"理学"概念的认识入手,文章对"理学诗"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为"理学诗"同"理学"一样,它的名称与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此出发,对"理学诗"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理学诗"的涵义进行了界定。
关键词:理学诗 两宋 概念 
宋初百年诗歌的礼仪载体功能及其诗学品格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5期211-216,共6页王培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44)
推行礼乐教化,重视礼乐制度的建设,是宋初百年北宋政权的重要举措。在践行礼乐教化和构建礼乐制度的过程中,演唱或者诵读诗句成为此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受此影响,此期士大夫为了满足礼仪行礼的需要,写作了大量与行礼相关的诗歌。研...
关键词: 诗歌 礼仪 品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