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W016)

作品数:12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海燕高靖生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方文坛》《社会科学家》更多>>
相关主题:牟宗三道德良知体用不二审美判断美学思想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态“良知”与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孔子研究》2020年第3期110-116,共7页张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项目编号:13CZW016)的阶段性成果。
牟宗三学思中的"良知"概念有显著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上提下贯"和"承体起用"两方面。"上提下贯"是指"良知"能够在本体与现象两个层面之间自由活动,本身已经解决了两界沟通问题,不再需要单独设定审美判断力进行沟通;"承体起用"是指"良知...
关键词:道德良知 上提下贯 承体起用 无相原则 
牟宗三学术视域下的当代“儒学热”分析
《云梦学刊》2019年第2期25-29,共5页张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13CZW016)
当代"儒学热"文化思潮在复兴传统、扩大儒学影响力等方面与牟宗三的学术思想主旨有共同点,但二者在文化态度、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别。以牟宗三为代表的新儒家属于学院派研究模式,其探索历程及研究成果可为当代儒学研究提供...
关键词:牟宗三 儒学热 
牟宗三美学思想中的道德精神分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51-53,共3页张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项目编号13CZW016)阶段性成果
牟宗三的美学思想在道德形而上学构建完善的背景下生成,有着显著的道德精神。'道德良知'既是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又是审美之情的引领;就'道德生命'来看,牟宗三首先以'生命'来概括中国哲学的特质,并将其与西方哲学的'自然'特性比较;其...
关键词:道德精神 道德良知 道德生命 
论牟宗三“体用不二”思想的学理意义被引量:1
《长沙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张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编号:13CZW016
"体用不二"的系统论说由熊十力开启,牟宗三对其进行了道德本体论的阐释和中西文化交织的解读。熊十力的体用论强调现象与本体两个层面的连接与互动,牟宗三将"体"的内容明确为儒家的道德本体"良知","用"则被视为道德本体的呈现和外化。对...
关键词:体用不二 本体与工夫 中西比较 审美判断 
论电影中普遍性追求及其实现途径——以《大话西游》系列为例被引量: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47-149,共3页张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项目编号13CZW016)阶段性成果
作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电影对于普遍性的追求从时间长度有三个方面的界定,短期来看是票房,中期来看是获奖,长期来看是成为经典,达到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视为实现了普遍性。电影实现其普遍性的主要途径是题材、价值观和审美形式,通过对这三...
关键词:电影 普遍性 界定 途径 
牟宗三论圆善概念:一种比较的分析
《长沙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89-92,共4页张海燕 隆园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编号:13CZW016
牟宗三对圆善概念的分析依照这样的思路展开:首先赞同康德德福统一的义理,指出其实现方式的不足,接着借助儒家"道德良知"的涵盖性和动态性,证明圆善不是一个先验的假设而是当下的呈现。圆善概念由道德与幸福两个层面组成,其实现方式依...
关键词:圆善 德福统一 道德实践 无限智心 
康德与牟宗三“审美本质论”比较——“象征说”与“合一说”
《社会科学家》2016年第2期21-24,共4页张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13CZW016)阶段性成果
康德与牟宗三都有关于审美本质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二人审美本质论的相同之处是将美与道德挂钩,不同之处从审美本质论的前提条件、具体内容、功能目的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后发现,康德看重美的独立自存性,将美视作沟通自然与自由二界的中介,...
关键词:美的本质 象征说 合一说 道德至善 
牟宗三审美判断“无相原则”研究
《河北学刊》2015年第6期210-215,共6页张海燕 颜旭慧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13CZW016)
在牟宗三对美学问题的思考中,最为详尽、深刻的是审美判断的"无相原则"。对其主要内涵,他从语义和审美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从而以"无"强调审美的安静闲适之特质;"无相原则"的发生动因是从发生论的视角思考、建构这一概念的直接和根本原...
关键词:审美判断 “无相原则” 道德形而上学 目的论 
牟宗三“圆善”审美境界的构成条件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52-55,共4页张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项目编号:13CZW016);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牟宗三文艺美学思想与当代文化思潮论争"(项目编号:12C0046)阶段性成果
"圆善"在牟宗三哲学及美学思想中,既是一种美善合一的理想境界,又是赋美以道德精神、价值追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几个概念的分析,确定圆善审美境界构成的前提条件;情感的主动介入,理想的确定实现和体验的直接进行,是圆善审美境界构成的...
关键词:圆善 道德良知 审美境界 体用不二 
严歌苓与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悲剧之美比较--以《金陵十三钗》和《所以》为例
《南方文坛》2015年第2期152-154,共3页张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牟宗三美学思想的道德精神研究”(编号:13CZW016)阶段性成果
《金陵十三钗》与《所以》都是女作家写作的以女性的情感、生存、命运为题材,表现了深厚的悲剧审美意蕴的当代小说。尽管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在生存时代、社会身份以及性格特征上都相去甚远,却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以“绝望”“毁灭”为主题...
关键词:女性世界 悲剧之美 《所以》 池莉小说 金陵 严歌苓 当代小说 审美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