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生命

作品数:48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冯建军王现军黎群武林丽华许新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安阳幼儿师范学校咸宁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军转民》《东西南北(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传承视野下原创图画书中的民间故事类型分析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7期47-51,共5页林佳颖 
揭阳市社科课题“绘本教学在儿童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基于揭阳市的绘本教学现状调研”(JY22KL04)阶段性成果。
民间故事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与智慧,是儿童吸收传统文化养分、形成社会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本文将艾伦·B·知念所提出的民间故事分类法提炼为“人生阶段类型”分类法,并应用于我国原创图画书的民间故事类型分析中,将我国原创图画书的民...
关键词:民间故事 故事主人公 人生阶段 文化传承 道德生命 传统美德 原创图画书 类型化 
基于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探析——以小学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教学为例被引量:1
《甘肃教育》2023年第11期104-107,共4页金科峰 
道德与法治关注儿童个体生命,注重德育的内生性。教育教学应立足儿童生活经验,珍视儿童生命体验,将德育内容与儿童生活有机融合,建构德育情境,培育思辨能力,提升道德理性,指导道德实践,改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儿童道德生命成长。
关键词:道德生命 实践智慧 儿童生活 德育规律 
让每个学生“被看见”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年第1期1-1,共1页范金胜 
著名学者鲍鹏山在其著作《好的教育》中指出,教育应回归本质,遵循古圣先贤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和对教育与人类道德生命关系的认识。他认为,孔子教《诗经》就是一堂示范课,启示我们好的教育就是“兴、观、群、怨”,即当下的教育既要重视知...
关键词:审美鉴赏力 道德认知 古圣先贤 好的教育 知识与技能 社会责任感 示范课 道德生命 
论家风伦理
《唐都学刊》2022年第5期73-77,共5页冯庆旭 
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研究”(2021SCG197)成果。
家风作为一种伦理精神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亲情的理性把握。任何一个人的道德生命的成长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家风的影响,道德生命是指人在受自身所处道德环境的影响下做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德选择,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
关键词:家风 道德生命 夫妻 恩爱 
唤起道德生命的觉醒:“适性·动能”德育实践探索
《中国德育》2022年第7期57-60,共4页卢红梅 朱成 杨海镱 夏铃 
学校德育须不断创新方法和途径,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根基。本期“样本”所展示的四则案例,有的探索“适性·动能”德育,注重激发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有的致力构建“六为”心...
关键词:德育实践 立德树人 生态德育 学校德育 儿童道德发展 心灵自由 思想根基 德育工作 
孔子之道,一以贯之 论·语
《格言(校园版)》2021年第26期40-41,共2页孟琢 
《论语》记载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言传身教,蕴含着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体现出孔子伟大的道德生命。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论”,什么又是“语”呢?让我们到古老的汉字中寻找答案吧。
关键词:言传身教 师生之间 道德生命 真挚情感 一以贯之 《论语》 孔子 
有感于特殊“寻根”
《中国军转民》2021年第5期3-3,共1页冀中 
不知不觉间,清明将至。这一天,我们将重启相聚与分别的个人思考或体验。无论平时多么忙碌,人们都从日常中抽离而出,或回乡祭扫,或遥寄哀思,以不同的形式礼敬先人。在代代相传的家族谱系面前,在环环相扣的生命长链面前,人们很难不被感动...
关键词:精神遗产 家族谱系 慎终追远 家风家规 个人思考 道德生命 寻根 
让生命绽放:滕闽军工作室的教育主张与实践
《中小学德育》2021年第1期60-62,共3页滕闽军 
滕闽军名师(网络)工作室是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发文组建的第一批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建构"生本课堂",期待儿童获得自然、自由的发展,走向道德生命的绽放。围绕"让生命绽放"这一核心使命,工作室创新教研活动方式,带领成员不断深化...
关键词:浙江省教育厅 名师工作室 生本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 生命成长 教师自身 核心使命 道德生命 
讲好思政课的路径探寻被引量:1
《中国德育》2019年第19期73-76,共4页章小英 
总之,在思政课堂上,通过主题整合、实景体悟、道德展示,可以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引发学生多视角地去分析社会和事物的本质,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促进道德生命的茁壮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思政课堂 道德生命 路径探寻 主题整合 精心引导 青少年 
“常理”与“非常理”:朱熹死亡观念的一个侧面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19年第5期151-158,共8页胡荣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宋理学流派竞合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BZX046)的阶段性成果
为解释死亡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应对死亡所带来的社会失序问题,朱熹从理气宇宙论与道德生命观出发,按照"常理"与"非常理"的死亡分类模式,一方面将"人死为鬼""人死气散"视为"生死之常理",并通过祖先与子孙间的祭祀感格弥缝因死亡所造成的人...
关键词:朱熹 死亡观 理气 道德生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