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42被引量:3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晨光韩高年赵逵夫邓国均董芬芬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中国典籍与文化》《古文字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生平西晋乐府拟作先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汉代安平崔氏家族的学风与家风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231-238,共8页赵逵夫 王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优良的家风与学风在家族发展进程中世代相传,是家族共同的人生理念与精神追求,对家族成员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与发展定向的作用,对整个社会的文风与道德素养的形成也起着引领作用。汉代安平崔氏家族作为名门望族延续数百年,与其良好...
关键词:崔氏 崔篆 崔骃 崔瑗 崔寔 学风 家风 
《论语》的成书及其“史传”因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31-139,148,共10页邓国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先秦诸子与辞赋文学”阶段性成果。
《论语》一书与“史传”文学的关系颇为密切。其成书过程兼具集体移时撰作、书面材料与口传材料相结合等特点,与早期“史传”作品的生成过程相似。《论语》在西汉时期曾被看作“传”,这与书中所含的通论、杂说和故事性内容有关。其名称...
关键词:论语 成书 史传 孔子 
论西周文章文献的书面传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36-43,共8页王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西周文献搜集整理活动与经典生成研究”(2018A-003)
西周时代,口头传播之外,书面传播也是文章文献流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西周文献中提到的"书",往往是指写在简册上的书面文辞。册命仪式上的册命辞,也是先书于简册,然后在典礼上进行宣读。《尚书》中的《多士》《洛诰》《召诰》《立政》...
关键词:西周 书面传播 册命 《尚书》 
“钓术”、“治术”与“道术”——“作赋以讽”与宋玉《钓赋》的创作被引量: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2期1-12,共12页邓国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0&ZD103);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先秦诸子与辞赋文学”
战国时期的楚国作家宋玉,是“作赋以讽”理论的先行实践者。他所创作的《钓赋》,先后讲述了以道家之“道术”为哲学内涵的“隐者之钓”和以儒家之“治术”为思想旨归的“王者之钓”。通过两者的对比,作者肯定了“王者之钓”所具的保国...
关键词:宋玉 钓赋 钓术 治术 道术 
“观潮”、“观礼”与“观道”——《七发》的文化背景及其美学意蕴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204-211,共8页邓国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0&ZD103);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先秦诸子与辞赋文学”阶段性成果
在《七发》所描写的音乐、饮食、车马等事象中,观潮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活动,也是此赋题材内容的重心所在。观潮之'观',与先秦时期的'观礼'、'观乐'和对天地万物的仰观俯察等均有较深程度的文化关联。'观'不仅单纯指看到,更包括内在的感受...
关键词:《七发》 观潮 观礼 观道 美学意蕴 
关于古代“七夕诗”的几种创作现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28-41,共14页赵逵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西汉宫廷中用"乞巧"的办法改变了民间七夕牵牛织女传说带有叛逆性的主导思想。东汉时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而传至中原,以后"乞巧"节俗在上层社会传开,并渐次传至民间。东晋、南北朝时出现了较多的文人七夕诗,民间七夕歌也出现。南北朝以...
关键词:七夕 同题共作 拟古 赠答 唱和 组诗 
论王符对京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5-56,共12页赵逵夫 赵玉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王符《潜夫论》中《赞学》《贤难》《考绩》篇都提到京房,王符在洛阳游学期间所师从者应为京房的再传或三传弟子,尊京房为"先师"。王符对京氏《易》的学习,重在其利用《易》的阴阳灾异揭露弊政、讽谏君主的方法,关于京氏《易》的具体内...
关键词:王符 京房 京氏《易》 《潜夫论》 考功课吏 
《全后汉文》纂误概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149-155,共7页牟华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招标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子项目"<全东汉文>编纂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全后汉文》的失误主要有作者漏收、误系主名、作品漏收、出处信息不明、误定篇题、误定某文亡佚、某文重收、某文系年不明、某文系年有误、史书叙述文字误入正文、擅改底本文字、误以多人为一人等多种情况,文章以举例的方式指出这些失...
关键词:《全后汉文》 编纂 失误 考察 
两晋上巳诗赋的多样图景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51-56,共6页来森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上巳节俗在晋代颇受重视,赋诗成为节俗活动新的要素,也有不少反映上巳节俗的文人诗赋涌现,两晋遂成为上巳诗赋的繁荣期。由于受到政治导向、时代风气、地域特征、个体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两晋上巳诗赋呈现出多样图景。以"...
关键词:两晋 上巳节俗 赋诗活动 上巳诗赋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审视先秦文化元典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赵逵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3)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大批思想家从各方面思考社会发展中伦理、道德、礼仪、法制等方面的问题,留下了大量论著。这些论著给后代以长久的影响和无限启迪,是中国文化的元典。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意识形态归于一统,不仅儒家思想不断被...
关键词:文化元典 先秦诸子 道家 法家 纵横家 无神论 道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