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ZW016)

作品数:1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温斌孙红梅王海香杨晋芳王素敏更多>>
相关机构:包头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芒种(下半月)》《阴山学刊》《短篇小说(原创版)》《作家》更多>>
相关主题:草原文学《蒙古秘史》美学价值元代匈奴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生传奇之美的激情演绎——《史记》中的冒顿单于
《阴山学刊》2020年第3期56-60,共5页温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探究”(12XZW016);包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阶段性研究成果。
冒顿是中国古代北方最早的草原英雄,相对于灿若繁星的《史记》人物群像,冒顿显示出早期草原民族英雄的独特之美,不管是对野心、抱负的强力追逐,还是对于生存环境的积极抗争,均充满着野性、血腥的色彩,很少体现汉民族道德政治文化的深刻...
关键词:匈奴 冒顿 《史记》 
试论元代北方草原文学的文化融合被引量:1
《阴山学刊》2019年第5期21-27,共7页温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探究”(12XZW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元代是中国古代多元文化交融、融合最为活跃的时期,疆域的无比辽阔、“两都制”的建立、儒家学说的逐步深入人心、传统“华夷之辨”等观念的逐步消解、多种宗教文化的并存共生,使元代文化交融奠定坚实土壤。文化融合深深影响并推进着北...
关键词:元代 北方 文化融合 草原文学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探究被引量:2
《职大学报》2019年第3期62-64,94,共4页温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研究”(12XZW016)阶段性成果
近几年来,虽然草原文化、草原文学的概念不断进入学界的视野,但是方家对于草原文化、草原文学的研究和探讨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逐渐呈现出来的古代草原文学的美学研究更是难以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然而,不论任何一个人去浏...
关键词:古代文学 草原文学 美学价值 
从《诗经·无羊》寻觅先秦草原诗歌对美的追求
《阴山学刊》2018年第5期30-35,共6页温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探究"(12XZW016)阶段性研究成果;包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果
中华文明从发轫时期开始,就是多元文化的荟萃,诗歌对美的追求也是如此,而最集中的则是具有草原文化特质的草原诗歌,《诗经·小雅·无羊》可谓最早的牧事诗的代表,它抓住了草原文化形态最为本质的对象精心绘制,注重了牛羊蕃盛、生机无限...
关键词:草原诗歌 《无羊》  
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被引量:1
《职大学报》2016年第4期33-36,共4页温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研究"(12XZW016)阶段性成果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学并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地域文学,它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文化属性划分的一种结果,与草原文化密切相关,而草原文化又和游牧文化相辅相成。不管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还是草原民族,均体现着"草原"这一...
关键词:草原文化 游牧文化 草原文学 
扬抑屈原两世界——试析元代少数民族散曲家对屈原的接受被引量:2
《阴山学刊》2015年第5期36-39,共4页曲钊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研究"(12XZW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刚正不阿、忠君爱国、追求真理一直为古代文人所赞扬,但到了元代,笑屈原的现象在散曲作品中表现十分普遍,作为少数民族统治历史时期,该现象有其存在的原因,元代少数民族作家在对屈原的接受程...
关键词:元曲 屈原 贯云石 阿鲁威 
《匈奴歌》美学价值浅析被引量:1
《阴山学刊》2015年第5期52-55,共4页杨晋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探究"(12XZW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匈奴歌》是匈奴留给后世的"唯一一首民歌",虽然是由汉族文人收集整理,但无论从表现机制,还是内容、情感等各方面看,均有着浓厚的草原民族特色。一方面展现了与《诗经》所不同的草原民歌的文学风貌,还包含了浓厚的民族历史感以及失去...
关键词:《匈奴歌》 匈奴民歌 美学价值 
“取经”故事冷落于元代剧坛的原因分析
《阴山学刊》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温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研究"(12XZW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取经"故事在宋元之际广为流传,但却没有在元代杂剧创作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西游戏"现象,对此多从儒家影响和神怪特点来分析,而其实际上更主要的原因是以《取经诗话》为代表的"取经"故事在文化属性、文学特性等方面与元代杂剧创作...
关键词:元代杂剧 《取经诗话》 文化属性 主题精神 
论萨都剌诗词中的孤独意识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年第6期50-52,共3页王海香 温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探究”(12XZW016)的阶段性成果
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他独特的体验,孤独意识存在于每个主体的内心之中,并且它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出现在每个人身上,作为少数民族诗人的萨都剌在注重体验生活孤独的同时,会深刻而又真切地体验生命的孤独,并将孤独感注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以...
关键词:萨都剌 孤独意识 人生感悟 生命本体 
论萨都剌诗歌中“雁情”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阴山学刊》2014年第2期54-57,共4页王海香 温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美学价值探究"(12XZW016)阶段性成果
元代回族诗人萨都剌生活在民族文化融合最为活跃热烈的时期,深受汉文化的濡染熏陶,其诗作中体现了汉文化和游牧文化融合共生的突出倾向,在元代文坛上,独具魅力。作为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他的诗中多次出现雁这种意象,将雁作为一种较特殊...
关键词:萨都剌 雁意象 成因 文化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