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SA88)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爱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章学诚修志方志学文人内在逻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临文必敬”:章学诚创作论内涵及其意义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唐爱明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章学诚文学批评体系的立体性建构"(10YJC75107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SA88)结题成果之一
本文在阐明章学诚"文"与"德"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临文必敬"的具体内涵:一是心术贵于养,即把握天人之辨与读书集义养气,二是修辞立其诚,三是文体贵清真。章学诚"临文必敬"的创作论,既是针对当时脱离实际的考据学风和唯美唯情文风...
关键词:临文必敬 创作论 章学诚 
章学诚“文人不可与修志”的内在逻辑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唐爱明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章学诚文学批评体系的立体性建构"(10YJC75107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SA88)结题成果之一
章学诚的"文人不可与修志"是其学术内在逻辑的必然推导。在章氏的学术建构中,六经皆史乃其学理基础,史乃"经之源",亦是"文之宗"。章氏强烈反对文人修史,而方志乃史体,自从文史分途,文人不解"史家法度",也不解"文亦明道"之经世致用,文人...
关键词:章学诚 方志学 文人 史家法度 内在逻辑 
章学诚的古文观念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66-72,共7页唐爱明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7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SA88)
乾嘉之际,发生了著名的古文之争。章学诚本着"辩彰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宗旨,对"古文"的产生、发展做出了详细考证,并指出"古文"是一种源于史学且以《春秋》"比事属辞"为义例标准的、以叙事(多纪传、时制内容)为手段的、体现著述者独...
关键词:章学诚 古文 叙事 比事属辞 
论章学诚的文学性小说批评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70-72,86,共4页唐爱明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章学诚文学批评体系的立体性建构"(10YJC75107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SA8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分析了章学诚三点小说批评理论:一是"历三变而尽失古人之源流"的小说概念分类,把"小说"概念分为学术性目录学上的小说和通俗娱乐的文学性小说,并认为后者是前者发展之末流(最后阶段)。这种分法非常准确地揭示了中国文学性小说的发...
关键词:章学诚 文学性小说 小说批评 
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同质异构性——以魏晋清谈为考察场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5-21,共7页唐爱明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79);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SA88)
魏晋玄言诗和山水诗之关系并不像传统所谓的"山水诗是从玄言诗蜕变而来。"如此看法是因片面理解"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具体含义之结果。若以魏晋清谈为考察场域,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皆是玄学清谈内容的书面体现,即刘勰所谓"因谈余气,...
关键词:魏晋清谈 析理 玄言诗 山水诗 同质异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