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X032)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汉民肖永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四书》学《四书》工夫论儒家工夫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汉唐《论语》《孟子》学流变及特点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5-10,共6页肖永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宋代四书学与理学>(02BZX032)
汉唐《论语》《孟子》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汉代是《论语》、《孟子》学的发轫期,有关的注解之作已经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学成果颇为丰富,但《孟子》却较少研究。同时,受时代学风影响,《论语》学的发展呈现出玄化或...
关键词:汉唐 《论语》学 《孟子》学 流变 特点 
理学、《四书》学与儒家文明被引量:3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21-25,共5页朱汉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宋代四书学与理学"(02BZX032)
两宋时期的理学与《四书》学之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在联系。在中唐儒学复兴、北宋理学奠基,南宋理集大成的过程中,《四书》的地位一步步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有机联系的新经学体系。理学与《四书》学的结合不仅构建了一...
关键词:理学 四书 经学 儒家文明 
朱熹工夫论的知行关系被引量:8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29-32,共4页朱汉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宋代四书学与理学"(02BZX032)
朱熹从修己治人的工夫论角度解读原始儒学的《四书》,从而建构了一个不同于汉唐儒学的学术形态,即一种工夫论形态的《四书》学。这种工夫论以知行关系为内在结构,并构成儒家所特有的“精神—实践”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关键词:朱熹 工夫论 《四书》学 知的工夫 行的工夫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被引量:10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朱汉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0 2BZX0 3 2 )
朱熹《四书》学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关于“修己治人”的儒家工夫论。从《四书》的文本意义及朱熹对《四书》的诠释来看,朱熹的《四书》学坚持了圣门第一义的实践精神,将儒学建构成如何成就内圣外王的儒家工夫论体系。由此可以认为,朱熹...
关键词:朱熹 《四书》学 工夫论 身心实践 经学形态 
从《四书》学看北宋理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的异同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30-34,共5页肖永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四书学与理学"(课题号:02BZX032)阶段性成果
从《四书》学的角度,对北宋中后期活跃于学术舞台的理学、荆公新学与苏氏蜀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治学方法和理论特点上三者有较多的相同之处,都注重阐发经典精义、关注天道心性问题、自出义理、发挥己意,但在三派学术的具体内容特别...
关键词:《四书》 理学 荆公新学 蜀学 
儒家人文信仰的完成——朱熹《四书集注》的思想信仰分析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13-17,共5页朱汉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宋代"四书学与理学"阶段性成果(课题号:02BZX032)
以《四书》为代表的早期儒学奠定了儒家人文信仰的基础,而理学家朱熹通过重新诠释《四书》完成了儒家的人文信仰。一方面,朱熹以更加理性主义思想方法与概念体系建构以"天理"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以解决人文准则与终极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四书》 人文信仰 天理 宗教功能 
朱熹《四书》学的治学特点被引量:3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肖永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宋代四书学与理学>(课题号 0 2BZX 0 32 )
在对《四书》进行注解、训释与阐发的过程中 ,朱熹注意义理阐发而不废章句训诂 ,兼取汉唐以来诸家之长而对二程一派之说尤为重视 ,力求经文本义 ,避免穿凿杜撰 ,力辟佛说而注意吸收、利用其理论思维成果 ,表现出鲜明的治学特点。
关键词:朱熹 《四书》 《四书》学 儒学 经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