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20021)

作品数:17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钱广荣路丙辉余亚斐王艳郑奕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道德与文明》《理论界》《伦理学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和谐伦理思想儒学和谐伦理析论传统孝道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秦儒墨法和谐伦理思想析论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13年第6期20-24,共5页王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研究”(2009JJD720021);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项目(教高函〔2009〕21号);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外广义道德悖论研究的历史考察与方法论反思”(1202092C)
先秦儒家、墨家及法家基于对社会和谐的共同诉求,从不同视角提出和阐发的和谐伦理思想,是今天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儒家的"和而不同"、墨家的"尚同致和"、法家的"同而求和"的旨趣差异启示我们:应对三家和谐伦理思想区别看待,在系统...
关键词:儒墨法 和谐伦理思想 和而不同 尚同致和 同而求和 
先秦文学之道德意蕴及伦理学意义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钱广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20021)
文学的本质特性,使其与伦理学之间"自然而然"地存在联系。分析特定历史时代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蕴,是理解和把握当时代伦理学的重要途径。中国先秦文学之道德意蕴,主要表现在赞美王者风范和劳动者向往的理想人生、公私分明的道德观念和先...
关键词:伦理学意义 道德意蕴 先秦文学 本质特性 文学作品 历史时代 理想人生 主要表现 
道德文化建设之“文以载道”视野探微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钱广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20021);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项目(教高函〔2009〕21号)
"文以载道"因其力行文学与道德的逻辑统一而成为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普遍方法,曾展现多方面的历史意义,并提出当代话题。理解和把握"文以载道"的道德文化建设功能,需要伦理学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
关键词:道德文化建设 “文以载道” 伦理学创新 
国庆长假“拥堵”现象的伦理解读
《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6期143-145,共3页路丙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20021);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项目(教高函〔2009〕21号)
今年国庆长假的"拥堵"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褒贬不一。其实,"路堵"是现象,"心舒"才是本质,"拥堵"内含的多方面伦理价值有待学界发掘和认知,它所暴露的社会公德问题把加强道德治理的当代话题提到了我们的面前。
关键词:国庆长假“拥堵”伦理和谐 道德治理 伦理制度 
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的逻辑发展被引量:3
《齐鲁学刊》2012年第6期29-36,共8页余亚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研究"(2009JJD720021);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209)
和谐既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追求的根本目标,又是其最终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和谐伦理思想既体现在现实伦理秩序的探索和建构,又表现在对其的反思和批判,两者共同构成了和谐伦理的完整形态,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
关键词:和谐 伦理 道德 逻辑发展 
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及其当代传承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3期37-41,共5页钱广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2009JJD720021);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项目(教高函〔2009〕21号)
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是以儒学为主导、道佛"附儒"构成的和谐伦理思想体系,其文明样式反映了以高度集权政治适应普遍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结构的客观要求,在"涉世"、"忘世"、"出世"可"圆融"的意义上维护了国家安宁和社会稳定,培育...
关键词: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 文明样式 认识理路 
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析论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3期35-39,共5页钱广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研究"(编号:2009JJD720021);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建设项目(教高函〔2009〕21号)
每一种伦理思想和道德体系都有其独特的文明样式。今人可以从内在结构与核心价值观、生成之根与建构机理、本土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等方面分析和把握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这份精神遗产中的优良品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儒家和谐伦理思想 文明样式 唯物史观 
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传统孝道的继承和创新被引量:6
《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82-85,共4页路丙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研究"(2009JJD72002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传统孝道在当代农村传承与弘扬研究"(AHSK09-10D93)
伦理与道德都是历史范畴。在传统家庭中,家庭代际伦理是家庭伦理的核心,维护这种伦理核心的家庭道德规范便是孝道。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传统孝道建构的"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模式有其合理性和历史价值。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
关键词:家庭代际伦理和谐 传统孝道 继承 创新 
推己及人:儒学和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被引量:3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37-40,共4页钱广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研究"(2009JJD720021);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项目(教高函〔2009〕21号)
儒学和谐伦理思想的母体语形和语义是"仁",分解语义语形包含孝、忠、恕、义、信等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贯穿其中的深层内涵和核心价值则是"推己及人"及由此推导的"为政以德"。阐明两者的本义,指出其当代意义,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和...
关键词:儒学 和谐伦理 推己及人 为政以德 价值 
墨子“和”思想的内悖被引量:1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6-49,共4页王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研究"(2009JJD72002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道德教育中的悖论现象研究--道德教育有效性问题反思"(10YJC720045);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项目(教高函〔2009〕21号);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西道德教育悖论现象比较研究"(2009sk075)
"和"是墨子思想的集中概括,也是墨子主张的终极诉求。以"兼爱"立论的道德教育是"非攻"致"和"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路径,但无差别却脱离自爱的"兼爱"要求、诉诸外力而不反求诸己的"明鬼"观念、以利释义的"志功合一"理论所蕴含的内悖,决定了墨...
关键词:墨子 “和” “兼爱” 道德教育 内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