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技术教育研究》

作品数:212被引量:20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全国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协作会
最新期次:2004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本科院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发文作者:涂明董大奎肖毅张挚祺赵月望更多>>
发文机构: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被引量:8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1-5,共5页赵月望 
高职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性质,又以职业教育为主要特征。只要把握好“高等”和“职业”两者的内涵,就能形成这类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高职教育应根据其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质量标准。高质量的教育应注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观 质量观 教学观 
中国入世与中外合作教育被引量:2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5-8,共4页董大奎 王路炯 
中国入世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教育市场开放使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入世也是推动高职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教育的一次良好机遇。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开展中外合作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显示其明...
关键词:中外合作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国际化 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 
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9-12,共4页吕鑫祥 
合理的人才结构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相应的教育结构是基础;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高职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它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总趋势。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人才结构 岗位分化 岗位复合 教育结构 
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观,加快高职教学改革与建设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12-15,共4页何荣山 
发展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和传统的精英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进行分析,阐明新时期发展高职教育观念转变的先导性、重要性。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人才观 质量观 教学观 
国内外高职教育学生培养规格、模式及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16-21,共6页戴为梁 
在综合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高职教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国内外高职学生培养规格、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高职教育的外部环境,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课程管理,强化能力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方案 培养规格 培养模式 
抓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努力培养社会适需人才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22-25,37,共5页张挚祺 
当今社会的竞争已转到对先进生产力、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对于处在四川的西南交大,在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模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地方经济发展 
坚持体制创新 做强高职教育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它的前身是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民办分校,是由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职工筹资入股作为启动资金,借助企业垫资和银行贷款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多年来,依靠股份制的办学体制,走市场办学之...
关键词:体制创新 办学体制 股份制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学校 
如何发挥本科院校在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30-32,共3页
本科院校办高职,可充分利用学校和各兄弟院系的诸如师资、实验室、仪器设备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应充分发挥本科优、图书资料等资源,利用专项基金共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真正做到资源共享。重点本势,试办应用技术本科,甚至向研究生...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本科院校 职教体系 管理体制 教学改革 
借鉴ISO9000族标准加强我国高职教育的规范化管理被引量:2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33-37,共5页张希胜 周宏武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决定其在教学运行中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而2000版的ISO9000族标准为各行各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及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模式。在高职院校借鉴这一标准的管理理念及相应的模式,以加强高职规范化的...
关键词:ISO9000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管理体系 规范化管理 监控机制 
“零距离”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8
《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38-39,共2页吴刚 陈兰芳 
首次提出了“零距离”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概念.以“空间零距离”、“时间零距离”、“社会零距离”为内容的“2+1”学年模式和“2+1”学期模式对培养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对“零距离,,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内...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零距离” 人才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