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5446被引量:591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蒙古族高校文化蒙古语蒙古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包国祥田明于东新王泰阿思根更多>>
发文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民族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自治区以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9-59,共11页李生 陈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9BMZ002)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进入新时代以来,内蒙古自治...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 社会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 实践研究 
知识社会学视角的民俗制度研究——以敖包文化为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齐金国 
民俗制度作为民间传统,在俗民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现代社会以来,民俗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流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制度愈加彰显社会知识的整合与社会建构的发展规律。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知识...
关键词:敖包 日常生活现实 民俗制度 社会建构 
《天盛律令》中的“大食”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12,共6页彭向前 赫佳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宋西夏金时期的‘中国观’研究”(项目编号:22VRC1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西夏物质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2JJD770048)的阶段性成果。
西夏王朝制定的《天盛律令》多处提到“大食”,学界一度误认为西夏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密切。“大食”是唐代中国对西亚地区出现的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此外北宋初年葱岭一带出现的喀喇汗王朝,在汉文史籍中多称之为“大石”,有时也称之为“大...
关键词:西夏 《天盛律令》 大食 喀喇汗王朝 
东北民族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27,共15页赵永春 孙琬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项目编号:17ZDA17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交融视阈下的金代六部职官群体研究”(项目编号:22BZS043);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金代六部尚书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31116SK)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生活在东北地区以及后来进入中原并建立政权的华夏汉族、东胡、肃慎、濊貊四大族系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自我认同为“炎黄子孙”、自我认同为“中国”和“中国正统”的思想观念,并积极地将自己所建政权纳入中国历史和中国正统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 东北民族 中国认同 中华民族形成 
空间实践视域下政策性移民生活空间的建构——基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调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郭旭东 
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立足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扶持,从空间实践视域关注政策性移民生活空间边界建构的内在机理和制度逻辑。政策性移民生活空间的建构依照“政府—移民”双向实践路径,通过建构和反身建构的实践形式来感受空间,双...
关键词:移民生活空间 空间实践 “国家—社会” 边界 
清初准噶尔与内地的经济活动及其当代价值阐释——以《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史料为中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9-34,共6页田海林 
自古以来,西北边疆地区就与内地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了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互相依赖、情感上互相亲近的关系,清初准噶尔地方政权时期,西北边疆地区与内地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经济交往。通过对《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所记...
关键词:《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准噶尔 经济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 
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农业习俗变迁的人类学阐释——以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嘎查为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56-66,共11页财吉拉胡 王白音那 
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长期与汉族等兄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并且传承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农业习俗。这些习俗不仅是文化的象征,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蒙古族的传统农业习俗体现了蒙古族民众对大自然的敬畏...
关键词:格日朝鲁嘎查 农业习俗 文化变迁 人类学阐释 
差别化支持视域下中国和加拿大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比较分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11-117,共7页刘额尔敦吐 宝亮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峡两岸高校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编号:18XZS045);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民族院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XKY22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和加拿大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都秉承优秀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和加拿大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制度虽然迥异,但是民族高等教育制度,尤其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方面存在共性。中国和加拿大的民族历史政治、文化语境、价...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 招录政策 异同性 
文化嵌入与关系网络:互市场域中的边商行动——基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的实地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10-117,共8页刘雪菊 王海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东北边境地区边民经商的历史演进与稳边固边政策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YJC840019);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边民经商的形态演变与边境治理政策研究”(项目编号:BJS2023006)的阶段性成果。
互市是边民日常生活的图景,是边境地区人与物跨界流动的重要场域。黑龙江省黑河市既是中国最重要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边境地区商人群体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从中国和俄罗斯边境人群的日常生活实践出发,对互市场域中的边民...
关键词:边民互市 文化嵌入 关系网络 非均衡性 脆弱性 
民族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意义、困境、进路被引量:5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74-83,共10页许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部贫困地区县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9BZZ064)的阶段性成果。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彰显了中国作为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既有利于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也有利于民族统一...
关键词:民族地区 共同富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政府治理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