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学报》

作品数:4913被引量:477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红河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红河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哈尼族彝族大学生高校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黄兆龙范德伟王玉芝何作庆龙倮贵更多>>
发文机构:红河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越南古代史学研究》内容介绍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越南是汉文化圈的主要成员之一,其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历史时期曾与我国中央王朝存在密切关联,在官方文字记载的史料和民间散著中,都可见其身影。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邻国”认知有限,越南始终是“熟悉的”他者。2024年9月由中国社...
关键词:古代史学 开创意义 红河学院 汉文化圈 中央王朝 史学思想 区域国别 越南 
哈尼族传统禁忌类型和内涵及其文化功能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6,共6页龙倮贵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之红河学院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研究创新团队项目。
哈尼族传统禁忌不仅是哈尼族原始信仰“神圣性”和传统社会“世俗性”思想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还与原始信仰“神圣性”和传统社会“世俗性”密不可分。哈尼族传统禁忌类型繁杂,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主要涉及言语、生产、生...
关键词:哈尼族 禁忌 类型 内涵 文化功能 
非遗视角下《奇虎窝玛策尼窝》时间隐喻与文化内涵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9,18,共4页王亚军 李斗金 
众多西南少数民族历法都以古歌形式吟唱和传承,成为少数民族口头艺术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形成以口头叙事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对于解读不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基于哈尼族《哈尼哈巴》的《奇虎窝玛策尼窝》叙事文...
关键词:叙事 互动仪式链 交融 
一路狂飙还是后继乏力:对越南经济的观察和思考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邵建平 徐泓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东南亚现代国家发展历史(23VLS026);2023年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提升科技社团决策咨询能力服务创新发展项目:高质量推进红河州沿边开放示范区建设的方略和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越南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调整相关政策,推动制造业和外贸蓬勃发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然而,越南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外部因素催动,而非越南经济自身的内驱力。越南经济繁荣的背后存在结构性缺陷。总体而言,中越两国在产业链、价...
关键词:越南经济 产业链 产业转移 中越产业合作 
越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建设内容及现实挑战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孙小林 
近年来,越南愈加重视农业现代化。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越南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农业向绿色化、多元化、机械化、数字化、国际化迈进,加快农民向职业专业化转型,使越南的农业发展迎来新飞跃。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南农业现代化已经...
关键词:越南 农业现代化 农业转型 
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价值效能与应用策略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韩舒 
2022年蚌埠学院校级一般项目:新媒体视域下皖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以孙家圩子为例(2022SK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数字媒体艺术则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动技术等多样数字技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法。目...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非遗文化 多媒体互动 人才培育 文化自信 
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徽菜非遗产业中的科学传承与创新发展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徐健 
2023年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徽菜文化产业的科学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2023AH052706);2020年安徽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思政课专职教师培训计划(2020TZPY0401001);2024年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科类):科教融汇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育人问题及对策研究(2024AH052704)。
近年来,关于“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徽菜非遗产业中的科学传承与创新发展”“徽菜传承与创新”研究进展缓慢。立足新时代,重振徽菜,要深入分析研究徽菜衰落的原因,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围绕“五个聚焦”,即聚焦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培...
关键词:工匠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菜产业 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语言适应论--以云南兰坪普米族为个案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蒋颖 和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方言比较的普米语形态演变轨迹研究(19BYY189)。
少数民族语言在发展中如何适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米族的语言适应是由普米族自身的特点和多种客观因素综合决定的,主要表现在多语能力强、语域分工有序、语言态度开放三个方面。...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适应 普米族 新时代 
彝语南部方言建水尼苏话的体范畴表达--兼与建水汉语方言体范畴相比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0-44,74,共6页王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彝语南部方言和汉语方言的接触研究(22YJC740077)。
彝语南部方言建水尼苏话中存在完成体、完整体、持续体、起始体、曾行体、将行体、反复体等体范畴,通常用附加助动词的形式进行表达,有时在动词后加虚化的重叠动词lu33lu33表持续体,受语言接触的影响,也用衍生出来的特定句法构式“V+wa^...
关键词:建水尼苏话 建水汉语方言 体范畴 
哈尼语勐松阿卡话话题结构特征研究--兼反观汉语话题结构
《红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土南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边境语言与语言安全--以云南边境语言勐松阿卡话为例(BZKY202415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哈尼语方言土语动植物名词地理分布集(20CYY031)。
在对哈尼语阿卡话的话题类型、话题成分和语义关系等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归纳出阿卡话话题结构的几个特点,主要有:阿卡话的话题可分为无标记话题结构和有标记话题结构,无标记话题结构靠语序和停顿来表示,有标记话题结构...
关键词:哈尼语 阿卡话 话题结构 反观汉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