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学刊》

作品数:5987被引量:887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晋阳学刊》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传略访谈录学刊马克思主义阎锡山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刘毓庆降大任高春平张正明景占魁更多>>
发文机构:山西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异质性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关系与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视角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50-65,共16页李通屏 武逸凡 陈汀 
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独具中国特色,而调节效应可以量化这一问题。由人均GDP的因素分解法可知,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中介变量,基于此,利用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工业化 城镇化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新型女职业农民驱动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建德市钦堂乡王运的个案分析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李慧波 
基于嵌入理论,以浙江省建德市钦堂乡的新型女职业农民为例,总结新型女职业农民驱动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女职业农民通过“能力—结构—认知”三维嵌入机制驱动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即凭借其卓越的能力和前瞻性视野,引领乡...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新型女职业农民 产业生态化 
纪昀诗学观的内在述理脉络与相关意见探析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74-80,共7页郭鹏 景峻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诗学视阈中的清代诗社考论”(项目编号:16BZW078)。
从诗学史的总体发展角度审视,纪昀诗学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是对诗教本旨的强调。他通过阐发其诗学意见,强调了诗道诗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也通过对不完全与儒家诗道诗学同趣的异质诗学的包容,使古代诗学的理论容量达到最大化。同时,...
关键词:清代 纪昀 诗学观 儒家思想 述理脉络 
儒家以孝为本的伦理实体建构模式探析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81-86,共6页王健崭 
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4SJSZ0045);2024年度第一批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学习者画像赋能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31000874310724)。
在中国传统社会,随着孝文化的发展,儒家逐步形成了以孝为本的伦理实体建构模式。儒家以孝为本的伦理实体建构模式共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血缘情感为本位的“父慈子孝”的生态互动模式;第二阶段是以宗教神学为基础的“父为子纲...
关键词:儒家 以孝为本 伦理实体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现象学——浅析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现实理解的深化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87-92,共6页周满 
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面向的是如何科学地把握社会历史现实本质,围绕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不断深化对社会历史现实的理解,并最终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完成历史现象学的科学批判逻辑。在真实地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过程中,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现象学 社会历史现实 
“天”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意义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93-101,共9页廉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基本命题研究”(项目编号:22BZS001)。
“天”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往的研究很少论及这一点,文章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梳理与阐释。文章认为,“天”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第一,“天”堪称中国古代理论思维的源泉...
关键词:历史智慧 历史理论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 天人关系  
从《大义觉迷录》看雍正帝的多民族中国观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102-109,共8页赵芳菲 彭新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大一统的历史演变、制度建构及其治理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3&ZD234)。
《大义觉迷录》系统地反映出了雍正帝的多民族中国观,包括雍正帝在民族、正统、国家意识等多方面的认知。雍正帝的多民族中国观与传统中国观有着明显不同,前者更多地强调了民族多元性,充分体现出了主流中国观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
关键词:清朝 雍正帝 多民族中国观 《大义觉迷录》 
先秦齐法家与晋法家的差异与启示——基于政治伦理与实践的考察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路强 
先秦法家思想由春秋时期的齐法家与战国时期的晋法家共同构成,二者亦共同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法治”理念。但是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课题不同,齐法家与晋法家虽然在强调政治的公共性、直面人们趋利避害的自然本性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立...
关键词:齐法家 晋法家 政治伦理 政治实践 
国家级非遗“跑马排”春节习俗活动的具身展演研究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117-126,共10页刘菽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城文化生态研究院)项目(项目编号:SDCC2023006)。
在当下全球性的复杂多元的非遗保护语境下,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下董寨“跑马排”春节习俗活动的具身展演研究,为探讨其“以人为本”的传承和社会文化意义的生成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视角。经对其非遗文化展演和情感实践两个核心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跑马排”春节习俗 具身展演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素养研究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127-132,共6页于玲玲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2JDSZK00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问题,必须在改进中加强。高素养教师是实现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从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和价值意蕴三方面探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 教师素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