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学刊》

作品数:2063被引量:274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美育学刊》
主办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美育艺术艺术教育美学审美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冯学勤徐承徐岱薛富兴杜亚雄更多>>
发文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叔同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职史述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89-95,共7页曲子昱 陈星 
李叔同于1912年秋起任教于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的高师图画手工专修科,同时开展全校的音乐、美术教学,直至1918年夏出家为僧,前后共7年,实际教学时间为6年。在这期间,他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成就,并培养出众多艺术英才。关于李叔同在浙江...
关键词:李叔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兼职 艺术教育 
弘一大师书风转变再探讨 ——从《历代名画观音宝相》谈起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96-108,共13页涂昌裕 
《历朝名画观音宝相》一书的面世,见证了印光、弘一两位法师从撰序到书写的过程。他们对中华艺术的重视与敬慎态度,为此书彰显流通意义。弘一法师受益于印光法师的书信开导,自此开启了自我革新的文艺创作。他领悟到书法与佛法的会通,这...
关键词:弘一 印光 《历朝名画观音宝相》 寓佛于艺 审美意识 
机械复制时代的闲章新艺术——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109-120,共12页黄艺兰 
晚清画报《点石斋画报》的构图继承了文人书画的传统,包含图像、题跋、印章等元素。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图像和题跋,对闲章却鲜有谈及。经考察原始画稿,可知《点石斋画报》曾发生过从“钤盖名章”到“手绘闲章”的策略转变,背后关乎石板印...
关键词:《点石斋画报》 闲章 石印技术 机械复制时代 通俗美学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艺术美学新视角——《跨文化艺术美学》评介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王韩宇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变得日益频繁,这使得跨文化艺术美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李庆本教授的《跨文化艺术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艺术现象,为探索艺术美学的跨文化特性提...
关键词:艺术美学 跨文化阐释 国家社科基金 交流与融合 实践指导 多元文化交融 美学领域 空间性 
《晚清民国期刊中的美育史料整理与研究(1900—1949)》评介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陈星 
《晚清民国期刊中的美育史料整理与研究(1900—1949)》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由刘晨教授历时六年编纂而成。晚清民国时期,期刊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成为知识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与图书相比,期刊具有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知识信息传播 晚清民国 大众传播媒介 期刊文献 动态演变 史料学 现场感 
《“器、用、道”的变革史: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材料、制度及精神研究》评介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熊嫕 
大卫·霍克尼在其著述《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中呈现了另外一种历史叙事,他提示人们,当知识分子在阐释艺术时,因对材料技术的隔膜常常忽视和回避那些潜藏在专业领域且不为外界熟悉的“隐秘的知识”。在此视角上...
关键词:绘画大师 创作行为 历史叙事 思考维度 话语解读 内部知识 人类个体 
艺术史学的学科独立之路——《艺术科学的目的与界限》评介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姚宁 诸葛沂 
新近出版的《艺术科学的目的与界限》一书以独到的学术视角深刻剖析了艺术史学的演进脉络,为读者揭示了现代艺术史学中关于艺术科学的一系列核心议题。该书聚焦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这一关键历史时期。在此期间,德语圈的艺术史学者...
关键词:学科独立性 现代学科 学术视角 艺术法则 艺术演变 19世纪中后期 范畴体系 焦虑情绪 
社会历史与思想观念的特定反映——《货郎图:小商贩肩挑大历史》评介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林航 
英国图像学者彼得·伯克(Peter Burke)曾指出:“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把古代的物品重新放回到它们原来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历史学从史料典籍出发的“以史说史”常给人一种间隔感,也容易让人望而生畏。而从图像出发的“以图说史”则更为细...
关键词:中央美术学院 宫廷画家 关注对象 货郎图 思想观念 传统历史学 直观生动 
视觉机制与自我意识——简评《画作的诞生:近代早期欧洲的元绘画》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随成龙 
16至17世纪的欧洲绘画经历了从宗教图像向世俗画作的深刻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绘画不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成为自我反思的媒介。罗马尼亚艺术史学者维克多·斯托伊奇塔在《画作的诞生:近代早期欧洲的元绘画》中,系统性地研究了这一转型,...
关键词:欧洲绘画 自我呈现 文化记忆 视错觉 维克多 画中画 视觉机制 自我意识 
制度框架构建下的美术历史观看——《中国当代美术制度研究》评介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I0008-I0008,共1页刘明亮 
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研究,往往侧重美术的发展史、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学科建设等美术本体方面,而与美术发展息息相关的美术制度研究,却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实际上,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离不开美术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从大的方面...
关键词:美术创作 中国当代美术 美术批评 美术学科 美术历史 框架构建 发展的方向 美术本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