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研究》

作品数:3072被引量:5451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金融教育研究》
主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商业银行金融大学生实证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作者:卢宇荣李似鸿黄小勇贺湘张晓盈更多>>
发文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同发展策略——基于金融驱动方式与路径的视角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3-12,共10页陆岷峰 刘思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金融市场跨界风险的协同监管长效机制与政策研究”(21BJY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共生融资模式与协同决策研究”(20BGL009)。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环境与气候问题严峻,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成为关键议题。深入剖析三者内在联系,明确绿色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产业升级、绿色消费,以及政府在政策制定、投资引导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指出其面临政策、技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经济 绿色金融 协同发展 金融驱动 
数字金融对消费市场下沉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政策理路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13-24,共12页潘锡泉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对消费市场下沉的作用机制及政策路径研究”(20245416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统计测度及实现路径研究”(22NDJC192YB)。
当前经济格局下,推动消费市场下沉对扩大内需意义重大。立足数字金融视角,剖析我国消费市场下沉困境,包括宏观政策集成不足、供给侧失衡、消费者收入预期较低及金融支持薄弱等问题。深入探究数字金融作用机制,发现其通过金融普惠化、数...
关键词:数字金融 消费市场下沉 作用机制 区域异质性 
结构耦合与过程异质:金融素养的门槛效应研究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25-41,共17页傅文晓 赵文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化贫困的教育治理:国际经验与本土方案”(BDX210285);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西部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多模态干预研究”(24JK0203)。
聚焦金融素养,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PISA2018项目中涉及二十国的10余万数据,探究其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通过基准回归发现数学、阅读素养等影响显著,但部分变量作用存疑。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学与阅读素养起平行中介作用,...
关键词:金融素养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教育生态 PISA 
数字鸿沟对中学生金融素养的影响——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42-56,共15页李庆海 李浩 胡久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消费者保护测度、影响及其提升研究”(21BJY042)。
基于PISA2015的数据,考察了接入沟、频率沟和能力沟三类数字鸿沟对我国中学生金融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接入沟和能力沟对中学生金融素养具有负向影响,即不使用互联网和互联网使用能力较弱的中学生的金融素养相对较低,而频率...
关键词:数字鸿沟 接入沟 频率沟 能力沟 中学生 金融素养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改善企业短贷长投行为了吗?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57-70,共14页钟雪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财政制度现代化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18ZDA094)。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旨在规范、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减少地方财政风险,提高地方财政公开透明度。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5年我国实行的地方债务管理改革...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 企业短贷长投 强度双重差分 
乡村“微腐败”研究型审计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71-80,共10页伍月 吕海凤 罗忠莲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数字乡村试点背景下乡村‘微腐败’审计协同治理系统建构研究:以江西首批试点县(市)为例”(JJ21226)。
将研究型审计嵌入乡村“微腐败”治理中,从源头上治理乡村“微腐败”问题,既是新时代我国基层审计机关参与乡村“微腐败”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破解乡村“微腐败”审计困境的现实需求。深入剖析乡村“微腐败”审计的现实困境,从必要性、...
关键词:乡村“微腐败” 研究型审计 乡村治理 
新一代人工智能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26-37,共12页熊及云 欧阳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趋向及应对战略研究”(20&ZD068)。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推动我国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新一代人工智能显著地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 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38-49,共12页李豪旺 黄小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趋向及应对策略研究”(20&ZD068)。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正在加速渗透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基于2012-202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人工智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人才集...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才集聚 产业协同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实施的“涟漪效应”研究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50-71,共22页张旭 张彤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双支柱’框架下基于机器学习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创新研究”(20EYC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智+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BJL1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基于流动性供需失衡的中国股票市场‘高波动之谜’研究”(2021T14033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宏观经济动量研究”(2021M691635)。
近年来,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全球蔓延,使得全球货币政策的同步性不断提升。鉴于此,构建了一种新颖的双向“涟漪效应”检验方法,研究协调性货币政策和非协调性货币政策的“涟漪效应”,识别“涟漪效应”的正向、负向涟漪中心及其持续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双向“涟漪效应” 泰勒规则 涟漪持续期 
入世式学术对经济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金融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周宗根 李红 
江西省重点教改项目“面向新文科的‘政经二史’课程群课程思政金科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JXJG-22-2-2);江西师范大学教改项目“融合ISEC和0BE理念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XSDJG1957)。
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问题是经济学教育改革的深层次诱因,而供求不匹配来自于现有的知识生产方式与深度重构后的知识与经济之间关系的不匹配,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进一步改变了知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放大了经济学教育中的供求不匹...
关键词:入世式学术 经济学教育改革 供求不匹配 知识生产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