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4329被引量:5703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金瓶梅》西门庆留学生四人帮大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吴礼权贾林祥曹典顺钱耕森邵培仁更多>>
发文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作为清代文人知识积累与智识养成场域的家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4,123,共15页罗时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史典型事件的文献考辑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5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江南文人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项目编号:16AZW009)的阶段性成果。
“智识”与“知识”其间具有交叉递进、相滋互成关系,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使之成为家族文化、文学研究领域的“理解工具”。其基本逻辑是:既然知识是对客观对象分门别类认识,智识是对客观对象通透的认知,那么在“何以为学”“何以...
关键词:清代文人 文化家族 知识教育 智识养成 
广告修辞的伦理原则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5-25,123,共12页吴礼权 华杉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资金资助项目“广告修辞学”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有商品生产,便有商业广告;人类有社会组织,便有公益广告。广告作为推广产品、服务或理念、信息的一种传播活动,因是“有所为而为”,必然要追求传播的效果。为了取得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自古以来,不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事实...
关键词:广告 修辞 伦理 原则 真善美 
中古注释文中并列式的义素外现构词——以《毛诗》郑笺为例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6-33,123,共9页霍生玉 
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毛诗》古注中语词替换与汉语词汇演变的研究”(项目编号:18BYY1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学界比较关注由义素外现构成偏正式等合成词的研究,而较少涉及由义素外现方式构成并列式合成词的研究,也鲜少有结合注释文研究词汇双音化过程中义素外现的相关论述。其实,中古注释文中衍生的并列式双音词有不少是由义素外现构词的...
关键词:注释文 并列式 义素外现 双音化 
汉英“腮(cheek)”隐喻词簇异同及其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考辨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4-52,124,共20页林玲 孙毅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构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KY0595)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向“靶域”的单向系统投射,是人类认知世界万象的主要工具。身体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进而把握世界的起点和基础,是隐喻映射的常备源域,...
关键词:认知隐喻 腮/cheek隐喻 汉英对比 体认语言学 文化脚本 
北宋春秋大宴及其政治意涵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杨倩丽 
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北宋宴飨礼仪研究”(项目编号:CC21W01);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宋宫廷宴饮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6023)阶段性成果。
春秋大宴盛行于北宋时期,为国之大宴,于每年春秋两季的中间设宴庆贺。宋太祖时期只设秋宴,宋太宗时期只设春宴,至宋真宗时期始备春秋大宴。春秋大宴赐宴地点几经变化,至宋仁宗时期固定在集英殿,宋神宗时期正式规定了集英殿大宴的参宴人...
关键词:北宋 春秋大宴 时空变化 政治意涵 
历史、现实与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向度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刘雅兰 卜祥记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准定位,它包含着历史、现实和理论三重维度。在历史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引领世界历史步入发展困境的关键时期,以世界民族承担世界历史性任务,创造人类文...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命共同体 共同富裕 
美好生活主体历史溯源、时代启示与建构路向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5-86,124,共13页王翠 
国家社科基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2BDJ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对中国梦的追寻和筹划,“人民”是新时代美好生活毋庸置疑的主体。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它的终极主体是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的人。回溯历史,美好生活的主体包含了好人、好公...
关键词:美好生活主体 历史溯源 好人 好公民 人民 
旅游发展背景下周庄古镇居民日常生活的变迁研究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7-104,共18页张红霞 苏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游憩功能在后生产主义乡村多元价值空间重构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2071168);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项目“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江苏省旅游古镇居民社会关系的解构与调适研究”(项目编号:21XFRS032)阶段性研究成果。
日常生活是人们所熟知和惯常的生存活动,但琐碎的日常生活常常蕴含着社会系统最本质的规律,居民日常生活的变迁表征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我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先行者周庄古镇为案例地,对旅游发展背景下周庄古镇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变迁展...
关键词:旅游 周庄古镇 日常生活 
乡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存在困境与展开方式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5-122,124,共19页孟祥林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空间拓展力的生成逻辑与村民的文化创新主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HB23MK018)的部分成果。
乡村体育文化通过融入“康+养+健”等内涵,在乡村场域内构建起以体育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链,通过扩大再生产体育文化,拉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体育文化具有在地化特征,只有在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唤醒乡村社会主体发展乡村体育文...
关键词:乡村体育文化 理论基础 存在困境 展开方式 文化符号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