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5831被引量:27631H指数:50
导出分析报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心理学教育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南京师大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郭本禹汪新建刘晓东张乐天张之沧更多>>
发文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诚实教育的困境与实现途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3-53,共11页李亚娟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BEA200117)的阶段性成果。
诚实是历久弥珍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因受工具理性的影响与形塑,导致家庭、学校、社会各场域的诚实教育异化。为了跨越不诚实,剖析新时代诚实教育异化的根源,需要用复杂性思维理解诚实,呼唤对诚实的理解与认...
关键词:诚实 诚实教育 困境 实现途径 
论作为一种“新兴教育范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4-65,共12页沈贵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心育’与‘五育’融合模式研究”(22YJA880043)的阶段性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新的生长点,也是备受关注的教育热点之一,由于这项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厘清。作为一门准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既不属于心理学教育,也不等同教育心理学,它是心理学与教育学联袂衍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范式 学科性质 学科本体 五育融合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方法论意蕴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6-79,共14页邢晓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研究”(22BKS109)的阶段性成果。
从哲学图景分层次、针对性、系统性地探究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内蕴的方法论是个崭新的研究范式,生动诠释了哲学方法论在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理论既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理论 哲学方法论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路径研究——基于党内法规“溢出效力”的分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0-87,共8页王少 
上海教育系统党内法规研究中心(2023—2025年度)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自我革命对社会革命的引领既是思想性和精神性的引领,也是制度性和实践性的引领。党内法规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依据,社会革命则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下进行,依规自我革命和依法社会革命使“引领”的制度路径难以构建。党内法规...
关键词: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 党内法规 “溢出效力” 革命领导力 
重探刑事简易程序价值理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8-100,共13页贾志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事诉讼量刑合意机制实证研究”(21CFX072);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青年项目“中国式刑事审判现代化基础理论研究”(2023QNTD01)的阶段性成果。
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到“完善轻罪治理体系”,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一直是个关键问题。在持续推进的相关改革中,有必要回归对基本理论的关注,重探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理论。在刑事诉讼对抗与合作的二元模式视角下,传统诉讼价值理论...
关键词:刑事简易程序 诉讼价值 认罪 程序简化 底限正义 
从个人到平台:数字经济时代刑法归责体系的理论重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1-111,共11页王腾 蔡道通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犯罪的规范保护目的与财产损失评价研究”(22FXC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法中财产损失的真实性评价体系研究”(22CFX072)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经济时代的刑法归责应强化作为治理中介和权力中轴的网络平台的责任。以个人作为主要风险分配对象的个人化风险归责模式存在与网络犯罪的结构不符、没有衔接前置法的义务体系、缺乏多元治理的刑法保障等误区。网络平台管理者与被管...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 网络平台 个人化风险归责 网络犯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1,共1页
“顾校”且“顾家”: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教师流动意愿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12,共8页雷万鹏 张子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口流动背景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治理研究”(24VRC089)的阶段性成果。
镶嵌于家庭关系网络中的教师担负着多重角色,生儿育女、照顾老人等重要事务对其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利用G省S市“县管校聘”数据的研究显示,与家庭形成期教师相比,家庭成长期与成熟期教师的流动意愿显著更低...
关键词:教育政策 家庭生命周期 教师流动意愿 差异化需求 
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体系的建构理路与实践反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张卫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和经验研究”(22ZDA071)的阶段性成果。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发展体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当前需要以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来为教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师发展体系 法治保障 
德育理论的情感建构:表现、理路与方法论启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1-31,共11页王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基于复杂思维的学校情感育人发生机制与模式建构研究”(BEA240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道德教育研究应立足人的道德成长现实和需求,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文化回应性的理论创建。其中,“情感”作为贯通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独特因子,在重建国人伦理道德、应对道德教育现实问题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尤其值得挖掘。基...
关键词:情感 情感性道德教育 情感教育 德育理论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