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作品数:350被引量:1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主办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5年3期更多>>
发文主题:油田加热炉稿件字数保密规定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王媛媛田大志张晶李沫王琦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加热炉完整性管理平台在油田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7-11,共5页刘晓善 
A采油厂已完成数字化建设的站场,由于加热炉未实现最优燃烧控制,导致加热炉炉效低、能耗高。针对此问题,对A采油厂所辖7座站库共46台加热炉开展加热炉完整性管理平台建设,并在现场开展试验应用。选择A厂C作业区e转油站的3台掺水炉为研...
关键词:加热炉 完整性管理平台 燃烧自动控制 数字化建设 
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浦及明 
针对单一太阳能加热存在受天气影响严重,不能满足油井正常生产需要,以及采用电磁炉加热存在耗电量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开展井口加热方式对比分析,介绍了多能互补供热的太阳能自控加热装置的组成、现场应用情况以及综合效果评价等...
关键词:多能互补 供热系统 太阳能 电磁炉 加热炉 
原油聚结脱水节能工艺技术研究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张颂 
随着油田含水率的升高和采出液成分的复杂性,常规脱水工艺无法满足现阶段油田生产需求,且设备运行能耗较高。针对上述问题,以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某区块的干化污泥和膨胀土为原料,制备高效陶粒作为聚结材料,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原油 聚结脱水 热化学脱水 破乳剂 乳状液 
冷凝技术在油田加热炉节能增效中应用研究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22-26,32,共6页张宏平 
为解决加热炉因运行时长较长、负荷波动大、燃料燃烧不充分以及排烟温度高而导致的热效率低、能耗浪费严重的问题,基于冷凝技术原理,在加热炉中安装了冷凝装置。通过冷凝技术降低排烟温度、回收烟气热量以及优化燃烧器性能等,实现热量...
关键词:加热炉 冷凝技术 热效率 烟气温度 节能增效 
保温隔热油管井筒维温技术研究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方明 
为降低油井井筒及地面管道结蜡造成的流动风险,在分析井筒和地层热流量传递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井筒温度场控制模型,分析了不同防腐层和保温层组合方式下的维温效果,研究了多项参数对井筒温度变化的规律,并根据产液量的不同形成了两种...
关键词:保温隔热油管 井筒 维温 电伴热 气凝胶 
抽油机高能耗井治理技术分析及应用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刘明星 苗国晶 
基于降低J油田抽油机井能耗、提高系统效率的目的,通过理论能耗与实际能耗对比筛选出J油田高能耗低效率井。从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两个方向入手,深入分析了电动机、皮带、抽油泵以及抽油杆柱四个关键节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更换节能设备...
关键词:系统效率 高能耗 节点效率 设备优化 参数优化 
实施“三化”管理模式提高外围油田数字化运维效率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39-43,共5页宋丽民 
随着大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的推广应用,物联设备规模逐步扩大,各采油厂普遍存在设备管理困难、运维效率低等问题,外围油田存在井距远、点多面广等地域特点,导致运维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大。为进一步发挥物联设备在数字化油田运维工作中的支撑...
关键词:数字化 数字油田 运维效率 规范化 应用水平 
高含水高含蜡原油常温输送特性研究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44-49,55,共7页李颖 
目前,粘壁温度已作为油井常温集输边界条件大面积推广,但仍存在部分油井低于粘壁温度的条件下稳定运行,分析了高含水高含蜡原油基础物性、粘壁温度和凝油层的屈服应力,通过现场降温实验研究了低温流动特性,核算了不同温度下冲刷凝油层...
关键词:高含水 高含蜡 原油 常温输送 界限 屈服应力 
原油集输系统用能分析与新能源利用研究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50-55,共6页李苗苗 
为降低原油集输系统综合能耗,以某油田区块为例,选择电能利用率、热能利用率为指标进行了能效分析,选择㶲损系数为指标进行了㶲效分析,通过能级分析确定了不同子系统的用能水平,识别出了用能薄弱环节,随后采用基于太阳能集热的供能流程对...
关键词:集输系统 能级 太阳能 集热器 㶲损系数 
油田碳捕集工艺技术研究与分析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戚大伟 
为降低油田企业碳排量,以化学吸收法为基础,分别建立了两种烟气碳捕集工艺流程,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超重力反应器的最优运行参数,采用模拟分析确定了不同参数变化对CO_(2)脱除率、CO_(2)纯度和能耗的影响,最后对比了两种工艺的运行成本...
关键词: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超重力反应器 再生能耗 公用工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