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888被引量:2771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黄欣荣陈仕伟陈始发王耀德张定鑫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国共产党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央苏区的党纪教育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孙伟 兰雅婷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MKS24103);江西财经大学第十九届学生科研课题(20241124200450852)。
中央苏区存在党员的纪律意识薄弱、党纪的执行出现偏差等少数不良现象,所以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引导党员自觉遵守党纪很有必要。中央苏区开展党纪教育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党纪学习,夯实思想基石,形式如召开会议、举办训练班、开展批评与...
关键词:中央苏区 党纪教育 党纪党规 
标准化统合视野下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2期56-66,共11页刘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层治理标准化的结构性张力与路径优化研究”(22CZZ014)。
在中国特色的治理情境中,政党统合型治理是理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的重要视角。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过程中,政党统合型治理的逻辑是通过推动乡村公共性建构、乡村治理网络再造及国家基础性权力再生产,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再整合...
关键词:标准化治理 统合型治理 标准化统合 乡村治理共同体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实践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8-27,共10页龚剑飞 付高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逻辑和推进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KS066)。
现代化是世界潮流,其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批判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科学回答了人的本质、人的历史作用、人的解放道路、人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全人类共同发展等问题,形成了主题广泛、内涵丰富...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解放 西方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研究综述
《科学咨询》2025年第5期196-200,共5页尹业通 
2023年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省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XJG-23-4-9);2021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教育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ZZX21118);2022年江西财经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2022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多年来,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经历了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到“四个自信”的话语转换。我国在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网络时代新挑战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自信教育话语体系的理论探讨和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中...
关键词:高校 文化自信教育 述评 
“趋势”还是“屈势”: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演进逻辑与困境反思
《青年发展论坛》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付泉 
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基于五育雷达图精准画像的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改革研究”(24JDSZ30201);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发展型资助赋能贫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机理、效应与优化对策”(BIA240115)。
囿于报考限制较多、时间成本高、学习意愿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制约性因素,“废而又立”的第二学士学位制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的成长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在纾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第二学士学位 演进逻辑 困境反思 
论以“六个必须坚持”引领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
《湘南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黎琴 郭圳南 王武 
2021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新时代高校组织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索”(JAS21583);2023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特色文化场馆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3sxzzjy009);2024年度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转化与创新研究”(AZCJ2024146)。
新时代党员党性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开展党员培养、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六个必须坚持”由中共二十大提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为做好新时代党员党性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
关键词:“六个必须坚持” 党性教育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
《中国包装》2025年第2期161-164,共4页王星晨 陈力锋 
2022年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资助项目:中央苏区红色漫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项目编号:22QM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论述,指出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相关论述具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增加文化自信;传承和发...
关键词:习近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弘扬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自我革命的四个向度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夏贤明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路径研究——从主体性精神培养视角”(项目编号:SZZX22084)。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伟大自我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自我革命精神,在担当革命“急先锋”中自我净化,在解决革命领导权问题中自我完善,在摆脱革命挫折困境中自我革新,在...
关键词:自我革命 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 自我提高 
“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赜——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5年第2期51-53,共3页尹业通 
2023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创新研究”(编号:23QN017)。
“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将“两个结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既要以大历史观把握“两个结合”与“纲要”课程的内在联系,又要从百年党史出发讲清“两个结合”的探...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两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 路径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思想探赜
《唐山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7-33,65,共8页陈仕伟 刘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044);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4KS03)。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思想,它揭示了科学技术产生于劳动并随之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通过分工形成了紧密互动、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并且指明了只有在共产...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科学、技术与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