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2288被引量:278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晓明李敏曹均学胡建王成光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中国共产党乡村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饭圈”文化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冲击及对策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黄元全 任露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教育形态适应新时代网络发展的需要,在价值导向、意识形态引领、文化育人以及主体激发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同样活跃在互联网时代的“饭圈”文化,受粉丝的错位需求影响和以流量为主导的网络环境影响,逐渐...
关键词:“饭圈”文化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6-25,共10页王成光 陈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政治伦理观研究”(23XKS013)。
责任担当从属于价值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的现实表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指中国式现代化所担负的责任使命,其内涵应从民族意义和世界意义两个方面来全面把握。综合来看,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的主要内容可以...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责任担当 价值蕴含 
社会功能、教育原则、教育手段:高校思政课教师独特角色的三重维度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5年第3期31-33,共3页王辉 
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23年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高等教育文化自信建构思想研究”(编号:CSZ23095)。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只是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精神塑造和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也就是对人的精神追求和政治导向的培育。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功能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独特角色的核心是对人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 大学生 精神塑造 独特角色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及其保护路径探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16,共8页黄元全 席国栋 
四川省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弘扬‘孝文化’:养老惯性视域下培养幸福乡风的路径探索——以四川省南充市桃园乡为例”(SCXF2017-10)。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现实载体,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第二个结合”有着深刻的时代价值。当前,伴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生存空间加速消亡、社会保护意识不...
关键词:农耕文化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价值 保护路径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及现实意义
《新丝路》2025年第4期0115-0117,共3页马里里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廉洁理论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智慧为根脉,从革命先烈的廉洁精神中充分汲取理论滋养,是对马克思主义廉洁理论的运用与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智慧以及革命先烈的廉洁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加强新时代...
关键词:新时代 廉洁文化建设 拒腐防变 
新时代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实现路径探析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曹均学 徐圆晶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攀西康养产业项目中心”一般项目“康养产业拓展领域研究——解构康养产业发展方向”(PXKY-YB-202206)。
精神养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所需而提供的一种精神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是对中华孝道文化的有效践行,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老年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却面临着孝道文化渐衰,老人缺...
关键词:新时代 人口老龄化 农村地区 留守老人 精神养老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5年第2期24-25,共2页张晓明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
关键词:思政课 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 内涵式发展 创新时代 守正创新 民族复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陈坤 刘晴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理论的架构与解析研究”(19BMZ005)。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表征和现代化建设在文明层面的发展新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泛娱乐化环境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与消弭路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5-124,共10页张思军 李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政治伦理观研究”(23XKS013)。
在信息化社会的快速演进中,娱乐元素在各领域的过度渗透和泛滥,导致明显的泛娱乐化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现实表现是:人们倾向于以娱乐化的心态审视周遭一切,并将娱乐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尺。作为网络时代的重要群体,大学生在尽情享受网络便...
关键词:大学生 精神生活 异化 泛娱乐化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湘南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3-27,35,共6页曹均学 王涛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新中国70年政治发展道路及基本经验研究”(SC19B124)。
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引领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追求、增强群体意志力。但当前社会面临着互联网算法推...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主流意识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