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作品数:178被引量:77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唐承佳王文杰赵全科杨坤时太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旅游管理专业生长季青藏高原旅游比叶面积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8-2023年枣庄市供暖期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枣庄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62-69,共8页夏晓丽 孙尚鹏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团队项目(2022KJ278)。
为了评估分析枣庄市采暖季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合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时空特征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分析2018—2023年枣庄市供暖期大区污染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关键词:供暖期 大气污染 气象因素 
融入爱国主义元素的《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策略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年第6期170-172,共3页张大文 彭文彬 王友郡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项目“东特提斯域思茅盆地中晚侏罗世古地理环境与成盐成钾条件研究”(编号:2021KJ063);枣庄学院2022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自然资源学》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研究”(编号:YJG22013);山东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访学研修经费项目;枣庄学院“青檀学者”人才项目研究。
爱国主义融入高校专业课程对于培养青年大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增强教书育人实效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学校地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自然资源学》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在教学探索与实践基础上,文...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 自然资源学 爱国主义元素 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视域下“PBL+PAD”教学法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科教文汇》2025年第3期108-111,共4页张治国 魏海霞 祝景彬 贺慧丹 靳野 
枣庄学院教学改革立项项目(YJG2304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0MC036);枣庄学院(人文社科类)校级科研基金项目(2023ZX08);枣庄历史文化丛书编纂项目(66101231023);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团队项目(2022KJ278)。
“地质学基础”作为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方法创新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以枣庄学院“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深入探讨“问题导向”(PBL)与“对分课堂”(PAD)相结合的教...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 “PBL+PAD”教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质量 
基于OBE理念的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地质地貌野外实习课程:问题透视与对策探讨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年第3期154-157,共4页张治国 魏海霞 祝景彬 贺慧丹 靳野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ZR2020MC036);枣庄历史文化丛书编纂项目“枣庄山川形胜”(编号:66101231023);枣庄学院(人文社科类)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3ZX08);枣庄学院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编号:YJG22063)研究成果;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团队项目(编号:2022KJ278)。
地质地貌实习是地理科学(师范)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产出导向的OBE理念是师范教育的核心。本文基于OBE理念,以枣庄学院为例,深入剖析了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当前以OBE理念...
关键词:地质地貌实习 OBE理念 师范教育 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 
气象因素影响下的枣庄市葵花8号卫星AOD与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环境与发展》2025年第1期71-76,99,共7页夏晓丽 孙尚鹏 
本文以传统的资源型和老工业城市--枣庄市为例,选取2020年9月-2021年2月葵花8号卫星AOD数据,分别与SO_(2)、NO_(2)、CO、O_(3)、PM_(10)、PM_(2.5)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均满足99%的置信度要求,但相关系数较低。AOD经过垂直湿度修订后与NO_...
关键词:葵花8号卫星 气溶胶光学厚度 垂直-湿度订正 气象因素 
囊谦盆地渐新世古地磁旋转变形研究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启示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6期1649-1661,共13页徐万龙 颜茂都 牛智超 于亮 徐尊铂 申苗苗 关冲 付强 张大文 栗兵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430807、41974080、42204087和4240408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22YFF0800502);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QZKK0707)共同资助。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响应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及东南向逃逸,这个过程在调节高原内部隆升变形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旋转变形,东南向逃逸变形等构造变形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仍不清楚。...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囊谦 古地磁 弯山构造演化 
基于叶形分类的木本植物单叶片面积预测模型
《植物生态学报》2024年第12期1683-1691,共9页陈香蕾 崔树娟 赵晨军 顾洪亮 陈晓萍 李锦隆 孙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555)。
植物叶片形态特征和叶面积反映了植物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该研究在不同物种中建立椭圆形和披针形2种叶片形态的叶面积预测模型,以便无损、准确地预测叶面积的变化。采集了亚热带3个研究区59个物种,共计4 061片叶片,利用叶面积与叶片长...
关键词:分类拟合 椭圆形叶片 叶片长宽积 叶形 披针形叶片 
白垩纪超静磁带短期负极性事件研究综述
《地质论评》2024年第6期2326-2350,共25页张大文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1KJ0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907263);枣庄学院“青檀学者”人才项目;山东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访学研修经费资助的成果
白垩纪超静磁带,又称白垩纪正极性超时(Cretaceous Normal Superchron,CNS,121.4~83.6 Ma),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的极端地磁场行为。开展CNS期间地磁场特征研究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物理和化学过程(如外核流体运动、核幔边界热通量体制、地幔...
关键词:白垩纪超静磁带 短期负极性事件 全球记录 白垩纪中期 全球性地质事件 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 地球发电机模拟 
1979—2022年三江源地区大气冻融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地球科学进展》2024年第12期1299-1310,共12页倪杰 吴通华 张雪 朱小凡 陈杰 杜宜臻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项目—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专项(编号:xbzg-zdsys-202304);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2ZD6FA005)资助。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生态保护区,揭示其冻融指数特征变化可为当地多年冻土环境评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第三极地区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TPMFD的逐日气温数据,通过大气冻融指数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1979—...
关键词:三江源地区 大气冻融指数 多年冻土 气候变化 
鲁南地区大学生对西藏自治区的旅游偏好探究
《经济研究导刊》2024年第21期54-56,共3页杜宜臻 凌姗姗 倪杰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2QD044,ZR2022QD016)。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其旅游资源丰富、地方特色明显,在我国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大学生人口学特征及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偏好等方面,探究鲁南地区大学生对西藏地区的旅游偏好,并提出合...
关键词:鲁南地区 大学生 西藏旅游 旅游偏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