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俄罗斯语言与文化学院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宋志芹车彤波毕金娥姜雪华陈昭明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非物质文化俄语俄罗斯族更多>>
发文期刊:《祖国》《西伯利亚研究》《大众文艺(学术版)》《福建茶叶》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应用型俄语人才培养研究
《前沿》2018年第3期104-108,共5页孙永光 原莉 
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7年度外语专项"内蒙古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17Z06)
本文阐述了应用型俄语人才在国际与国内的成功经验及"一带一路"倡议思想及其意义,通过对我国各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的策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方法及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 俄语 人才培养 内蒙古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的形成与特色
《福建茶叶》2017年第12期305-305,共1页车彤波 
现在的俄罗斯茶文化与最早传入时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从俄罗斯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认知,特别是对现阶段俄罗斯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特色和魅力进行准确认知,从而为整个茶文化体系在未来进一步在国际上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
关键词:俄罗斯 茶文化 形成过程 跨文化交际 特色内涵 
“沉默”在中国文化模式中非文化符号文本的解读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83-85,共3页李萍 卡萨阔娃.Е.Ю 朱玉富 
本文是对"沉默"在中国文化模式非语言符号下的特点进行分析解读。要理解中国文化,就有必要研究"沉默"在非语言符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按照符号学方法根据功能对沉默在中国文化符号中的作用进行了分类解读,将其分为宗教沉默、审美沉...
关键词:沉默 文化模式 符号学文化 范畴 哲学 文化传播 
俄罗斯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建立探究——评《俄罗斯民族地区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1
《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11期J0029-J0029,共1页车彤波 
俄罗斯的教育背景与我国的教育环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俄罗斯教育环境的建立,以期从中得到可供我国教育体系参考的经验,使我国多民族的文化教育得到平衡与深化。
关键词:文化教育环境 教育体系 俄罗斯 民族地区 教育背景 多民族 
《基础俄语》导论课部分课堂教学及考核方式探索——以呼伦贝尔学院俄罗斯语言与文化学院为例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19-120,118,共3页冯光 
近年来,俄语专业"零起点"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以笔者所接触的2016级俄语专业新生为例,26个学生中只有1名同学有俄语基础。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性安排好第一学期基础俄语课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本文主要对《基础俄语》第...
关键词:俄语 零起点 导论课 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 
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水资源之争被引量:8
《西伯利亚研究》2017年第2期38-42,共5页宋志芹 
苏联解体后,随着统一国家的消亡,中亚国家间因水资源而产生的矛盾开始出现并持续发酵。2009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围绕在跨境河流阿姆河上建设大型水电站问题纷争不断,两国关系几度恶化,乌对塔发起能源战、铁路战、边境战、...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水资源 
额尔古纳地区部分俄文地名的今昔考证
《前沿》2017年第2期104-108,共5页毕金娥 陈昭明 
2013年度内蒙古人才开发基金个人项目课题"额尔古纳地区部分俄文地名的今昔考证"
20世纪20-30年代,内蒙古额尔古纳的三河地区曾是我国东北地区仅次于哈尔滨的第二大俄侨聚居区。当年,这里曾有大约30个由俄侨或中俄民族混合组成的大小村屯,而且这些村屯大都拥有俄语称谓。20世纪50-60年代随着苏(俄)侨民的陆续离开以...
关键词:额尔古纳 俄侨 历史 地名 考证 
中国边境城市俄译牌匾公示语分析与评价——以满洲里商业街为例被引量:1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97-99,18,共4页姜雪华 
由于国内公示语俄译研究较少,本文以中国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市俄译公示语为例进行研究,选取其具有代表性的二道街、三道街与中苏街的俄译牌匾公示语,经分析、归纳,总结出满洲里市俄译牌匾公示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单词拼写错...
关键词:俄译 牌匾 公示语 满洲里 
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研究
《科学中国人》2016年第12X期138-,共1页车彤波 
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NJSY13320,项目类别: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科研项目:呼伦贝尔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YJZD2012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呈现的是一个民族从历史走来的痕迹。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从我们视线...
关键词:俄罗斯族 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 
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祖国》2016年第23期69-69,62,共2页车彤波 
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NJSY13320,项目类别: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科研项目:呼伦贝尔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YJZD20120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额尔古纳市不仅要依托国家相关政策法律额从法律层面实施保护,还积极地从务实层面实现保护,才能使非遗保护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文章概述了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就如何传承并保护俄罗...
关键词:俄罗斯族 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