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

作品数:121被引量:15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聂友军王勇尹虎尹虎王勇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残片茶文化吐鲁番出土神社梅洛-庞蒂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朝鲜明宗时期漂民处置中的权变政策初探——以华重庆漂流事件为例
《海交史研究》2024年第4期33-42,共10页张新朋 马昊天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敦煌蒙书《上大夫》及其衍生文献之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VJXG003)的阶段性成果。
朝鲜明宗时期,明人华重庆等遭到日本倭人劫掠,漂流至朝鲜,后在朝鲜方面的帮助下顺利回国。在朝鲜时,华重庆一行人得到了同时期漂流民不曾有过的待遇,不仅受到朝鲜国王接见,还在回国前获国王设宴饯行,并获赠衣服、礼物。华重庆一行人受...
关键词:朝鲜明宗 华重庆 漂流民 权变处置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南开日本研究》2024年第2期236-251,共16页江静 郑辉 
浙江工商大学地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该地区是浙江省的科教文中心,在教育资源、人才聚集、经济条件、信息流通、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优渥的区位优势,为日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人才资源和软硬件设施。21世纪初,从浙江大学移师浙江工商大学的...
关键词:浙江工商大学 软硬件设施 科研平台 信息流通 教育资源 区域优势 研究团队 学术交流 
中日拔河源流考——兼论苗族“拉鼓节”与日本“御柱祭”
《南开日本研究》2024年第2期29-46,301,共19页李国栋 陈洁颖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稻作文化东传日本之研究”(项目号:20JDZD017)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稻作习俗,拔河起源于苗族“拉鼓节”,而“拉鼓节”又源自苗族特有的枫香树信仰。公元前10世纪,作为苗族蚩尤后裔的徐偃王族人舟山兵败后,从舟山逃往日本列岛避难,将稻作农耕传入日本,长江下游的大蛇信仰以及作为其表现形式的拔河也...
关键词:拉鼓节 枫香树信仰 大蛇信仰 御柱祭 
立法成文 如珠就串——《达辞》(1898),作文词典的胎动
《辞书研究》2024年第6期81-94,共14页齐灿 沈国威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白话报刊多层标注语料库建设与研究(1815-1949)”(项目编号22&ZD306)子课题“基于语料库的百年欧化和外来词研究”;扬州市2021“绿杨金凤”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项目编号YZLYJFJH2021YXBS062)“16-19世纪汉学家所编汉语著作研究”。
在我国汉外词典编纂史上,国人编写英汉词典始于清中叶,但这一时期的汉外词典大多囿于以往词典编纂的传统,只提供简单的译词,对如何遣词造句语焉不详。而随着中国国内的英语实用化,旧式词典编纂法已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达辞》作为...
关键词:莫文畅 英华词典 作文知识 语言习得 
从典籍数字化到数字佛学:数字人文与佛学数字化的未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5-12,共8页王侃良 江静 郁建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佛教交流与东亚古代文化圈的建构研究”(22JJD770015);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学科建设重点项目“中国文化日本遗存可视化数据库建设”(SZJ2022B020)。
佛教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献面临损毁、散佚和保存困难的挑战,数字技术的兴起为佛教典籍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机遇。同时,数字人文的发展不断创新佛学知识...
关键词:佛教典籍数字化 文化遗产保护 数字人文 数字佛学 范式革命 
大茶、脑源茶——中韩茶文化密切交流的明证
《农业考古》2024年第5期190-195,共6页 宋时磊 
大茶和脑源(原)茶是中国吴越国(907—978)和韩国高丽(918—1392)的王室使用过的主流茶类。吴越国将这两种茶叶作为向中原王朝的贡品使用,高丽则作为给大臣、僧侣、军民等的赏赐品使用。这两种茶叶在吴越国存续期间一直生产和使用,高丽则...
关键词:大茶 脑源茶 茶文化 吴越国 高丽 
晚明耶稣会龙华民传教策略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汉学》2024年第5期103-111,158,共10页 
本文根据晚明在华耶稣会保守主义的实际历史状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展开论述,再现了龙华民在广东韶州的传教策略。龙华民在韶州民间传教的经历为后来以儒家士大夫为主要传教对象的耶稣会利玛窦传教策略向平民阶层转换提供了经验。换言之...
关键词:耶稣会 龙华民传教策略 保守主义 广东韶州 
虚拟场域下青年群体极化研究
《全媒体探索》2024年第9期85-87,共3页唐雨轩 沈霄鹏 
2023年度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舆情快闪’背景下青少年虚拟场域群体极化现象研究”(编号:ZQ2023023);2023年度浙江工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舆情快闪’时代下大学生群体对公共热点事件态度极化探究”(编号:CX202334018)研究成果。
“网生一代”的青年对虚拟场域的依赖性强,与互联网的黏度高。“舆情快闪”的背景下,青年群体易受到个体、媒体、群体的情绪煽动和引导,极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文章以青年为对象,以“舆情快闪”为触发点,探讨青年群体极化的呈现方式,分...
关键词:虚拟场域 青年群体极化 舆情快闪 公共热点事件 舆情风险防控 
再论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被引量:3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4年第3期31-40,153,共11页梁苑慧 李国栋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发掘中华优秀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2023GZGXRW169)。
学术界在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中,尽管角度各异,但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是稻作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具体在稻作文化起源地和发生的时间段,水稻驯化技术、代表文化功能等方面,则存在多种不同见解。综合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成果,稻作文化起源...
关键词:稻作起源 稻作文化 共生生态文化 
新时代学术出版走出去提升途径探析
《中国出版》2024年第12期31-34,共4页张铤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研究”(16JZD008);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2023SB103)研究成果。
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有力抓手和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肩负新的使命,要统筹兼顾、多维并举,采取有效方略着力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
关键词:学术出版 走出去 国际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