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作品数:52被引量:39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黄利会王艳萍夏威华彭武文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穆斯林田野调查更多>>
发文期刊:《行政科学论坛》《中国穆斯林》《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机制与特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城乡社区社会动员研究——基于民族地区八个乡镇的调查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86-93,共8页唐胡浩 胡晓 
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2020年应急项目。
遏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的重心在于城乡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其背后的支撑力量来源于基层政府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动员。在特殊事件引发公共利益受关注的情景下,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动员潜能巨大,明确目标指向的社会动员依然顺畅、快捷和高...
关键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城乡社区 社会动员 机制 特征 
重塑村落共同体:乡村治理视角下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基于席赵村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被引量:3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21-33,共13页唐胡浩 赵金宝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CTS19009)。
乡村社会不断被卷入到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利益追求日益分化和个体化更为明显,传统互惠互助的共同体网络瓦解,处于原子化的村民个体难以形成集体性行动。在推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重塑村落共同体有其必要性。乡村传统文化...
关键词:共同体 乡村治理 传统文化 丧葬仪式 席赵村 
新时代民族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被引量:1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2期158-159,共2页段超 李秀林 
近年来,国家民委所属高校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传承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不尽完善;优秀传...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民委 保障体系 显著成效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碎片化 问题和不足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民间传统权威参与共治调查--以凉山州M县J乡德古参与治理现状为例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32-36,共5页苏红丽 何文海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基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凉山彝族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民间传统权威德古作为知晓彝族习惯法的纠纷调解者,对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彝区实现多元主体协...
关键词:社会治理 民间权威 德古 创新 
生计方式变迁对民族村寨社会关系的影响——基于对贵州省安顺市G村田野调查的分析
《长江论坛》2019年第6期78-81,共4页唐胡浩 赵智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阶段性成果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正处于加速走向现代化的转型阶段,生计方式的剧烈转变对这些地区的居住空间格局、家庭结构、宗族关系进而内部社会关系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依据在贵州省安顺市G村获得的田野资料对这一变迁过程的内在发生...
关键词:民族村寨 生计方式变迁 社会关系 民族村寨振兴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参与旅游状况研究——基于贵州云峰、旧州、天龙屯堡的调查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2期27-30,共4页唐胡浩 伍裴琳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
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快的产业之一,我国各地的旅游业在兴起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社区参与旅游层次浅,参与面窄,参与主体不足等问题。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云峰屯堡、天龙屯堡和旧州古镇为调查点,明晰社...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 角色定位 互动状况 
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初心探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为视角被引量:2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0-15,共6页马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初心与使命研究”(18AMZ003)阶段成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话语体系中,"中华民族"是"大家庭",各个民族就是组成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民族大家庭"与新中国是二位一体的。新中国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虽然并未明确提出铸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对此...
关键词:新中国 民族工作 民族政策 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共同体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恩施州鹤峰县三家台蒙古族村的调查被引量:18
《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11期79-87,共9页唐胡浩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CTS19009)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是在肯定其价值的基础上,承继村落文化蕴含并促进村落现代转型。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法规,意图在社会激剧变迁的当下避免其变得名不副实或是消亡。文章通过对一个传统村落...
关键词: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保护发展 策略 
新时代民族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国家民委所属高校为例被引量:1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段超 李秀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
近年来,国家民委所属高校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传承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不尽完善;优秀传...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国家民委所属高校 传承体系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现状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被引量:4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第1期12-18,共7页杨曾辉 
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基地项目"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2014年);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项目"南岭瑶族厩肥处理的文化逻辑及其生态建设启示研究"(项目号:2015kf08)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基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民族文化流失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困境而提出的新时代战略。这一战略的文本表述虽然是官方话语,但是其间却隐含着两大核心学理问题,即作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民族...
关键词:生态与文化 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保护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