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铁道学院高速列车研究中心

作品数:14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田红旗张健姚曙光刘国伟姚松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高速列车风洞试验风洞实验研究风洞实验列车车厢更多>>
发文期刊:《铁道车辆》《铁道机车车辆》《中国铁路》《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降低铁路专用平车空气阻力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铁道车辆》2000年第6期1-4,共4页张健 
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货物列车的空气阻力 ,对减少能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铁路专用平车 空气阻力 风洞试验 
板梁组合结构的I-deas软件有限元建模研究被引量:5
《机车电传动》2000年第6期22-24,共3页姚曙光 
:应用 I- deas结构分析软件对同一板梁组合结构采取 3种不同方式的建模 ,通过分析 3种建模方式的建模情况及计算结果 ,研究在计算机容量、结构特点、边界条件、载荷方式等的不同情况下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有限元模型。
关键词:板梁组合结构 有限元模型 I-DEAS软件 
列车编组方式对运行空气阻力的影响被引量:4
《机车电传动》2000年第4期9-11,共3页田红旗 
根据风洞试验结果 ,分析列车不同混编状况 ,不同头、尾部形状组合及列车编组长度等对运行空气阻力的影响 ,为合理确定列车编组方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列车编组方式 风洞试验 运行空气阻力 混合编组 
单层内燃动车组动车车体结构有限元建模及计算分析
《铁道机车车辆》2000年第3期17-19,共3页姚松 丁叁叁 
对140km/h单层内燃动车组动力车车体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应用薄壁杆件自由扭转理论对车体中常见的梁和薄壳组合型式进行了分析。利用I-DEAS软件对车体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内燃动车组 车体有限元计算 力学模型 车体结构 
国外高速列车最佳头尾部形状的研究被引量:8
《机车电传动》2000年第2期16-18,35,共4页张健 
针对国外利用以风洞模型模拟试验和以流场数值模拟计算为主的方法来寻求高速列车最佳的头尾部形状 ,使列车的综合气动性能最佳 ,从而有效地降低空气动力学现象对列车运行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高速列车 头型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200km/h电动旅客列车组控制车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8
《铁道车辆》1999年第7期15-18,共4页田红旗 卢执中 
根据对200km/h电动旅客列车组控制车进行的小模型风洞试验所得结果,分析了在头部长度相同时头部外形变化、风挡、车体底罩对列车运行空气阻力的影响及头部形状、线间距对列车交会压力波的影响。
关键词:气动阻力 风洞试验 电动车组 旅客列车 
高速列车头部结构的特征描述被引量:2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88-91,共4页刘国伟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km/h电动车组研制(97J05-A)
通过对具有流线型外形的高速列车头部结构实体造型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形位特征描述方法,以此来描述高速列头部这一较为特殊的结构,并说明了此描述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特征 高速列车 结构 车头 
提速列车车厢减小空气阻力风洞实验研究被引量: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102-105,共4页邹建军 陈宏 吴桂馥 陈南翼 
列车提速使得其空气阻力明显增大。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列车车厢气动外形的研究变得愈加重要。在低速风洞中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对现型列车车厢局部外形稍加改善,就能使得其空气阻力大为降低。这是实现我国列车提速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提速列车 气动外形 风洞实验 车厢 空气阻力 
高速列车空气阻力的研究被引量:14
《中国铁路》1998年第2期43-47,共5页陈南翼 张健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受到的阻力不断增大,其中空气阻力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文中介绍了国外测定列车空气阻力的方法及减少空气阻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速列车 空气阻力 风洞试验 
高速列车表面压力分布的数值计算被引量:4
《铁道车辆》1997年第5期10-12,50,共4页梁习锋 曾剑明 
用三维面元法对三种不同机车头型形状的高速列车表面压力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风洞试验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数值计算 表面压力 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