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品数:187被引量:39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董晓东吴云波李继红王建华张建雄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文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改革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痕量分析催化光度法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文字应用》《中草药》《特产研究》《生物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效快速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3年第12期736-737,共2页杨志洁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食品测定 亚硝酸盐 含量 食品添加剂 
漫谈“白族三道茶”被引量:1
《茶业通报》2003年第2期96-96,共1页陈国风 杨志洁 
关键词:茶文化 “白族三道茶” 饮茶方式 “苦茶”“甜茶”“回味茶” 待客礼仪 
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中的一种音变现象——从“新闻30分”中的“新闻(xinven)”谈起被引量:7
《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1期116-119,共4页周锦国 
本文从电视节目中的语料统计入手 ,指出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播音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 :“u”开头的音节中“u”“v”混读 ,且读“v”的比例高于读“u”。这可能会带来普通话语音结构的一种变化。
关键词:普通话 元音u 辅音v 音变 逆同化 
盐酸小檗碱-环糊精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研究被引量:11
《云南化工》2003年第2期1-3,共3页赵榆林 杨波 杨明惠 
云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14 2 0 42 ) ;云南省教育厅面上基金资助项目 ( 0 2ZY169)
目的探讨包合技术对中药制剂体外溶出度以及缓释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饱和溶液法生成包合物 ,用DSC证明包合物的生成 ;采用分光光度法 ,考察盐酸小檗碱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和缓释作用。结果 β CD·BH、RM β CD·BH和BH的T50 、Td分别为...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 环糊精 包合物 体外溶出度 研究 中药制剂 
中国隆头蛛属一新种(蜘蛛目:隆头蛛科)被引量:3
《动物分类学报》2002年第4期726-728,共3页杨自忠 胡金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39770 0 93)
记述了云南隆头蛛属 1新种 :大理隆头蛛Eresusdaliensissp .nov .。新种与草隆头蛛Eresuscinnaberinus (Olivier ,1789)近似 ,但本种雌蛛外雌器的凹陷呈倒“U”字形 ,雄蛛腹部背面中部具一宽的暗色横带 ,引导器的内侧面近顶部具 1个三...
关键词:中国 隆头蛛属 新种 蜘蛛目 隆头蛛科 
中国阿鼻属一新记录种被引量:2
《Entomotaxonomia》2002年第3期170-170,共1页马志敏 杨自忠 毛本勇 
记述中国阿鼻虫忽属 1新记录种——喜阿鼻虫忽 Aristocypha hilaryae(Fraser)
关键词:中国 阿鼻Chong属 新记录种 蜻蜓目 隼Chong科 
钌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I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被引量:6
《化学世界》2002年第9期469-471,共3页杨孝容 杨明惠 李崇宁 李祖碧 曹秋娥 
在 H3 PO4、90± 0 .5°C水浴条件下 ,Ru(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 I的褪色反应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钌的新催化光度法。钌质量浓度在 0~ 0 .0 8μg/1 0 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检出限为3.47× 1 0 -4μg/m L。对 0 .0 5 μg/1 0 m L ...
关键词:测定  高碘酸钾 偶氮胂I 催化光度法 痕量分析 
二甲基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被引量:5
《分析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315-317,共3页杨明惠 刘满红 曹秋娥 赵霞 李祖碧 
根据在 H2 SO4 介质中钯 (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 ,提出了测定钯的新催化光度法。钯浓度在 0 .0~ 6.0μg/2 5 m 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 2 .1 9× 1 0 - 3μg /m L。对 3.0μg/2 5 m L...
关键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测定  高碘酸钾 二甲基黄 痕量分析 
乙酰苯胺制备的微型实验探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S1期16-17,共2页李龙星 何丽仙 
本文对乙酰苯胺制备的微型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 ,确定了乙酰苯胺制备微型实验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乙酰苯胺 制备 微型实验 
高河菜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降海拔栽培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特产研究》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董晓东 李继红 
首次对高河菜种子的形态、结构 ,贮藏方法及萌发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河菜种子无休眠现象 ,最佳贮藏方法为风干贮藏 ,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 2 0℃ ,且与光照无明显关系 ;并对高河菜降海拔引种栽培作了初步研究 ,认为在年...
关键词:高河菜种子 生物学特性 降海拔栽培 引种栽培 驯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