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云凤杨吉萍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主题:亚洲主义民族主义双重性格语言南洋公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主义研究》《安徽史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田松阴的幕府观与伦理困境——兼论松阴非“倒幕论者”
《都市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204-217,共14页侯雨萌 
德川时代日本的长州藩士、阳明学者吉田松阴始终持“敬而不尊”的幕府观,他以天皇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但同时承认幕府在军事上对各藩国的统帅地位。吉田松阴对幕府有着攘夷的现实诉求,当幕府无心攘夷时,松阴就陷入了一种伦理困境之中:...
关键词:吉田松阴 长州藩 幕府观 倒幕论者 
藤泽东畡“尊孔非孟”的逻辑理路与真实意图
《日本学研究》2024年第1期234-245,371,共13页侯雨萌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孟子》日译匡谬补缮研究”(19PJC080);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藤泽东畡尊孔非孟,他对孔子的推崇主要分“孔子不二其君”“孔子欲使四海一其君”“孔子欲使万古不二其君”三个层级依次展开,并以孔子之志为“人伦之至”;东畡对孟子的批判集中在“孟子不尊王”一点上,他以孟子为“乱伦之魁”,声称孟...
关键词:藤泽东畡 孔子 孟子 日本儒学 
从历史视角看竹内好的“文学思想”及其“抵抗”原理
《世界历史评论》2022年第3期213-228,295,296,共18页刘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项目编号:19ZDA2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以来至二战结束期间日本涉华宣传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ZD237);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10270123)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文学家、思想家竹内好的在华经历与“日本经历”,对其“文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经历彻底颠覆了其以往的“文学”理解,使其发现了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并进而促使其“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展现出了既反政治又...
关键词:日本 竹内好 文学思想 抵抗 超克 
江户儒者"王霸之辨"诠释中的"位""道"之争被引量:1
《世界历史》2022年第4期75-89,I0005,I0006,共17页侯雨萌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孟子》日译匡谬补缮研究”(项目编号:19PJC080);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江户儒者在诠释“王霸之辨”时特别关注王与霸在性质上到底是指“位”而言还是指“道”而言这一问题。伊藤仁斋解读王霸时没有明确区分“位”“道”,招致了后学的批判。荻生徂徕以“道”论孟子的王霸,太宰春台以“位”论孔子的王霸。薮...
关键词:江户儒学 王霸之辨 位与道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当代在日华人女性作家书写中的符号身份与性别叙事
《南大日本学研究》2022年第1期75-88,共14页陈晨 
2019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当代日华文学认同与重构‘中国故事’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19EWY013)阶段性成果;上海师范大学高水平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创新团队资助成果
当代在日华人书写充分彰显了超越以传统共同体为本位的多元文明共生性发展及其中国性主体的叙事特征,其离散/差异/共存等叙述亦可以视作文学共情视域下的他者文学表象。而华人女性作家的独特位置以及意义在于,女性书写中将国家民族等这...
关键词:日华文学 性别叙事 中国认同 黑孩 温又柔 
当代日本华人作家的中国城市书写与身份认同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2年第3期119-127,共9页陈晨 
2019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当代日华文学认同与重构‘中国故事’叙事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EWY013)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陈晨。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人作家相继获得日本主流文学奖项,这意味着当代日本华人文学的真正崛起。其中,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书写对象,不仅是构成作家作品中文学事件发生的场景,也是海外读者阅读中国文化/华人故事时的重要审美对象。文章从历时...
关键词:日本华人作家 城市书写 身份认同 东山彰良 李琴峰 
特殊个体的原理价值及其局限性——论泽柳政太郎的亚洲主义思想被引量: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43-151,共9页刘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ZDA2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二战结束期间日本涉华宣传史料整理与研究”(20&ZD237)的阶段性成果。
一战以后,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者在面对中国汹涌澎湃的反日浪潮时内心是极度失落的,以致于在此后开始对其思想理论展开重大调整。虽然其主流在于将国家改造运动与亚洲主义捆绑起来,但其中亦不乏别样的论调。而正是这些论调,展现出了与众...
关键词:日本 亚洲主义 泽柳政太郎 世界主义 
身体的改写与重置——论金原瞳小说里的后现代伦理表达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21年第4期74-82,共9页陈晨 
“上海师范大学高水平计划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日本‘后3·11’灾害书写中的性别叙事与身体维度”阶段性成果。
金原瞳是日本新生代作家中相当“多产”的一位。她擅长采用多视角及多线叙事,通过刻画略显偏执、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女主人公形象,呈现出了一个充满矛盾与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伦理世界。后现代伦理基于身体,寻求的是多维时空中生命经验的解...
关键词:金原瞳 身体 后现代伦理 “3·11”东日本大震灾 灾害书写 
甲午战争以前日本的对华协调政策——以1876—1894年的朝鲜问题为例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21年第5期54-60,103,共8页刘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日本‘亚洲主义’政策化的批判研究”(18CSS02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ZDA23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270129)的阶段性成果。
1876年以后日本政府在新的东亚变局下开始摸索对华外交路线的转变,特别是以1882年朝鲜的“壬午兵变”为契机,多种政策构想逐渐向“对清协调”的路线统一。而这一变化又在此后与清政府代表李鸿章等人的协商交涉之中,在甲申政变、天津条...
关键词:日本 对华政策 清政府 李鸿章 朝鲜 
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以幸德秋水的精英主义思想为线索
《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5期141-147,共7页刘峰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19ZDA235);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以来至二战结束期间日本涉华宣传史料的整理与研究”(20&ZD237);2021年度上海师范大学专项研究“全球史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在日本的影响与传播研究”(310-AC7031-21-005005)。
幸德秋水是从富有儒学涵养的自由民权左派人士成长为社会主义者的,故其左翼思想在早期阶段带有浓厚的议会政策主义与精英主义特质,不仅过于强调"仁人志士"等少数社会精英的历史作用,而且超然于人民群众之上,丢失了真正的革命主体。正是...
关键词:日本 社会主义 幸德秋水 精英主义 无政府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