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学院政史系

作品数:163被引量:17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郑小娟廖岳生杨爱萍林曦陈用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企业价值观宗教价值观和谐社会依法治国更多>>
发文期刊:《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当代青年研究》《学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视(摄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林晨峰 
论教育机会平等的应然机制与实现路径——以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公平为言说语境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李星 陈秀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公平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和谐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在农村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机会平等问题显得尤为凸出,甚至可以说教育...
关键词:新农村 教育机会平等 应然机制 实现路径 
坚持科学的创造精神与批判精神——波普尔“猜想与反驳”方法论的有益启示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40-46,共7页郑凤 
波普尔从批判理性主义出发,从分析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着手,揭示了科学是科学家不断发现、不断革命的过程,从而建立起"猜想与反驳"方法论。波普尔通过科学发展的两个基本环节———猜想与反驳,构建了科学进化的逻辑形态,形成了他的科学...
关键词:波普尔 猜想 反驳 创造精神 批判精神 
曹学佺与闽中才子交游考
《东南学术》2009年第6期171-176,共6页陈超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地方文化名人研究"(批准号:JA08231S)的成果
曹学佺是晚明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藏书家。他一生三仕两隐,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山林之中,他都结交了不少朋友,是晚明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考察曹学佺与闽中才子邓原岳、徐熥、谢肇淛和徐(?)的交游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曹学佺的...
关键词:曹学俭 闽中才子 交游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人格”
《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69-72,124,共5页郑凤 
和谐人格是德性人格、心理人格和社会人格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是个体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人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塑造和谐人格的过程。健康的文化环境,为塑造和谐人格提供...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人格 塑造 
杜鲁门任内美国宪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1期72-74,29,共4页陈建平 
杜鲁门任期内,美国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政府承担的管理和监督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也大大加重。为了加强政府消除社会弊病、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杜鲁门在任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和制度改革,扩大了总统的...
关键词:杜鲁门 宪政制度 总统权力 
邓小平的现代企业价值观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11-112,118,共3页陈秀鸿 
邓小平同志紧扣时代精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不少关于现代企业价值的真知灼见。其现代企业价值观主要有奉献价值观、质量价值观、人才价值观、竞争价值观、时效价值观和创新价值观等。
关键词:邓小平 企业 价值观 
论佛教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被引量: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陈超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历经二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关键词:佛教伦理 和谐社会 价值 
完善所有制结构,充分发挥再分配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黄丽萍 艾惠萍 
再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再分配最终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决定的,因此,建立公平有效的再分配必须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本文试图分析我国所有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再分配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 再分配 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4,共4页陈秀鸿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历史必然性,新时期必须积极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历史必然性 指导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