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精神

作品数:70被引量:9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昕徐锋华王小民陈诗怡薛俊义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5年第2期79-82,共4页钟齐鹤 苏承英 
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医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SZ24112);四川党史党建研究中心2024年度重点项目“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辩证思维研究”(项目编号:DSDJ24-02)。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迁和互联网文化的广泛传播,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尤为显著,这种缺失不仅限制了大学生个人品格的完善,也制约了其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试通过厘清文化自信与公共精神的“四对逻辑”(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价...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 大学生 公共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困境与实现路径
《菏泽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86-90,共5页丁婉丽 赵冰 
安徽省科研编制计划项目(2022AH020018);安徽省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szsfkc032)。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利他”“利己”“利众”的重要意义。当前,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尚存在大学生对公共精神认知有偏差、高校对公共精神培育力度不够及不良文化的冲击等现实困境。...
关键词:公共精神 培育 实现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现象分析及培育方案被引量:1
《心理学进展》2024年第8期243-251,共9页梁天佑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精神彰显出独特的时代烙印,为大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追求真理、善良与美好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大学生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厘清公共精神内涵和搭建理论...
关键词:公共精神 大学生 缺失与培育 
后勤管理赋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高校后勤研究》2024年第5期66-68,共3页朱广兵 王宝玉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23年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育人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ZCJ2023199;安徽省人文科社科项目“高校‘三全育人’与‘高参小’项目融合发展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K2020A0858。
公共精神是公民的核心品质,表现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公共规范的认可和遵守。当前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表现在社会公共道德素质不足、公共责任意识缺乏、公共参与意识弱化。基于后勤管理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需要做好三个统一:后勤管...
关键词:后勤管理 大学生 公共精神 服务育人 
体验式学习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实践研究——以“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为例被引量:1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11-116,共6页郭英慧 
重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学生公共精神塑造的公共管理学科‘参与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2020Y02);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复元视角下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22XSH012)。
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关键途径。公共精神的塑造应更多地源于学生自身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共情,而非仅仅依赖传统课堂的教学和教师灌输。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需...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公共精神 实践 
自媒体时代构筑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策略探究
《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19期158-160,共3页路岩 
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及引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SJSZ0159。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各类自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的常驻地,而自媒体时代“娱乐至上”“虚无主义”等不良风气严重冲击大学生公共...
关键词:自媒体 大学生 公共精神 现代化 公共理性 
大学生公共精神德育模式的定位解读与实践路径——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甘肃教育研究》2023年第8期72-75,共4页吴文婕 
2022年新疆农业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大学生公共管理精神”德育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基于新农大公益志愿活动组织与调查。
高校德育工作意义重大,应始终将其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本文以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为例,探讨大学生公共精神德育模式的定位解读与实践选择,突出专业德育培养优势,充分发挥德育和专业教育在协同育人、融合育人方面的作用,以实现“育...
关键词:公共精神 德育模式 大学生 
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及超越被引量:1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0-16,共7页陆韵 
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21SB026);2021年浙江省第一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2021-222)。
在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公共精神培育内嵌于具体社会时空背景之中。当前,我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面临理念冲突、制度阻滞和文化消解等方面的困境。培养具有公共品格与责任担当意识的时代新人,需在学校与社会的联合之下寻求教育变革出路、...
关键词: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培育 大学生 教育社会学 教育公平 立德树人 公共理想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与培育被引量:3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80-84,共5页詹木生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公共精神的现状及其生发策略研究”(FJ2020C029);泉州师范学院国家级和各部委项目预研基金“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2016YYSK08)。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对于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共生活健康发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既要构建社会、高校和...
关键词:大学生 公共精神 缺失 培育 
当代社会生活个体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探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161-164,共4页李鲜艳 
202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当代社会生活个体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1C37)。
在当代社会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社会生活个体化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人们的私人生活空间和公共生活领域泾渭分明,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利化;个人生活的碎片化越发严重,对大学生公共精神造成了无法预测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关系中最有...
关键词:个体化 大学生 公共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