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

作品数:1412被引量:23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芜崧王珏李冲王芬林立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第六中学兰州大学长江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语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育节目中经常听到的几个语病
《汉语学习》1997年第1期23-23,共1页裘荣棠 
关键词:体育节目 守门员 奥运会 足球比赛 领属关系 安徽淮北 解说词 “把” 师范学院 播音员 
《教育法》中动宾搭配不当的语病分析
《汉语学习》1995年第3期18-18,共1页程瑞君 
《教育法》中动宾搭配不当的语病分析程瑞君最近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本文简称《教育法》)中有一些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分析如下:一、缺少必要的宾语与动词相呼应。如:①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第八条)"实行"...
关键词:语病分析 搭配不当 《教育法》 义务教育 动宾搭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社会公共利益 教育机构 国家主权 《现代汉语词典》 
留学生汉语写作语病问题被引量:1
《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54-55,共2页傅艺芳 
留学生汉语写作语病问题傅艺芳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他们普遍感到最难的是汉语写作。原因在于写文章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章组织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准确地遣词造句具有很大的难度。从这点上说,"写"是衡量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及...
关键词:留学生 汉语写作 写作教学 语病 现代汉语 语言知识 普遍性 衔接问题 乌托邦 完形 
“够威够力”通吗?
《汉语学习》1989年第5期43-43,共1页许华 
近来,电视里经常播出这样一则广告:“‘威力’洗衣机,够威够力。”乍听起来,感到语意新颖,气势磅礴。可细一回味,又觉不妥。“‘威力’洗衣机”,交待了产品和名称,可以,但“够威够力”就令人不敢恭维了。 “够威够力”有语病。“够”...
关键词:双音节 名词性语素 单音节动词 形容词性 抽象名词 洗衣机 副词 语病 宾语 作动 
《党员登记表》语病浅析
《汉语学习》1986年第6期35-36,共2页李献功 
峻青同志的《党员登记表》(高中语文、中师语文均见第四册)是一篇语病较多的短篇小说。笔者不揣谫陋,班门弄斧,试将其中的病句加以归类并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不合事理 1,她的嘴角,微微地向上挑起好象她老是在微笑着,即是在生气...
关键词:语病 登记表 党员 影子 事理 中师语文 峻青 类并 嘴角 病句 
浅说“基本上”和“都”的连用被引量:5
《汉语学习》1986年第3期41-43,共3页傅力 
“基本上”和“都”连用,向来被认为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逻辑学上的矛盾律”。如《汉语学习》1982年第8期《书刊语病拾零》(以下简称《拾零》)一文,便认为“考虑到一九八○年以后,各地中学基本上都已试行全日制十年制教学大纲...
关键词:“都” 矛盾律 谓语 工作基 病句 逻辑学 句子 汉语学习 统编教材 语病 
问题征答答案选登 (1986年第1期)
《汉语学习》1986年第3期48-49,47,共3页
请问下列句子有没有语病?为什么? “语病”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化标准的语言现象。但是,在规范化问题上,我们必须慎重地对待那些不断变化之中的语言现象,不能轻易地加以否定或肯定。 罗常培、吕叔湘二位先生曾明确指出:“规范化只是...
关键词:句子 现代汉语规范化 “给” “把”字 宾语 弄坏 吕叔湘 动作方向 语病 罗常培 
《人民日报》广告栏语病
《汉语学习》1985年第6期43-43,共1页吴建平 
《人民日报》今年二月份广告栏内语病现象多达20余例。有语意不清者,常延误订购时效;有赘言废语者,则耗费宝贵时间。总之,这些广告文字的语病,势将贻误四化大业,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现将二月份《人民日报》广告栏内的一部分语病简...
关键词:广告栏 语病 关键零件 《人民日报》 棉籽仁 扁铜 乌贼 鲍鱼 花生米 语意不清 
建设四化必须提高语言文字的使用效率
《汉语学习》1985年第3期29-33,共5页余惠邦 
现代社会,语言文字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加重要。语言文字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那么,现代社会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提出了哪些要求呢?本文打算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语言文字使用 使用效率 推广普通话 四化 多语言 汉语规范化 双语制 语病 现代社会 文字改革 
说“基本上都”被引量:2
《汉语学习》1985年第2期36-37,共2页卢传福 
“基本上都”一类的说法,向来被视为语言病忌,其理由是这一类说法在语意上互相矛盾,在逻辑上违反了矛盾律。例如谭志龙同志的《书刊语病拾零》(见《汉语学习》1982年第3期)举有这样一个例子: 考虑到一九八○年以后。
关键词:“都” 矛盾律 同一对象 统编教材 地中 全日制 教学大纲 说法 语病 《现代汉语词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