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形式

作品数:705被引量:155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肖仰华祉音王晓平汪卫金立鑫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语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N来了”中“N”的语法形式、指称义及其影响因素
《汉语学习》2023年第3期20-30,共11页张文庭 李劲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汉语形义错配构式的接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YY182);上海师范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项目“现代汉语名词的指称范畴研究”(项目编号:AC9103-21-368012015)的资助。
文章以构式“N来了”为考察对象,分析其中“N”的语法形式、指称义及其影响因素。总体来看,“N”具有强烈的定指倾向性,且不可由典型不定指的光杆名词(短语)充当。在“N来了”中不同语义类别和形式类别的“N”,其定指度并不一致,呈现为...
关键词:“N来了” 定指度 指称义 影响因素 
体词谓语句的范围和语法形式被引量:13
《汉语学习》2016年第2期3-10,共8页王红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句法中的指称问题"(项目编号:11BYY093);2015年度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现代汉语的限定性研究"(项目编号:AS1512)资助
汉语体词谓语句的范围一直不确定,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汉语的主谓结构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二是易将口语中省略或隐含动词的句子当作体词谓语句。构成体词谓语句的两个体词性成分应该有主谓关系,且语义上有选择限制。据此,体词谓语句应该...
关键词:体词谓语句 等同性的 归属性的 描写性的 语法形式 
修饰范畴语法意义的过渡性和语法形式的聚合性被引量:1
《汉语学习》2010年第3期11-16,共6页徐天云 
根据语法形式的特点,语法范畴可以分成形态范畴、分布范畴和聚合范畴三个类别。修饰范畴属于聚合范畴。修饰范畴的两种语法意义——描写性意义、区别性意义由同一定语成分承担并呈过渡性变化。内涵范畴在对照类聚项的显隐、类聚项的数...
关键词:修饰范畴 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 形态 聚合 
语气助词“了”的一种语义变体及其语法形式被引量:5
《汉语学习》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王巍 
语气助词“了”有众多语义变体 ,本文着重探讨其中较难把握的一种 :“了”表动作已发生并兼表事态变化。文章用删略和变换分析等方法研究其语义内涵和“了”在“动词 +了”
关键词:语义变体 语法形式 揖让原则 
汉语虚词研究的一个新起点——评《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03年第4期77-80,共4页邵敬敏 
关键词:《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 语言学理论 实词 语法意义 语法形式 张斌 范开泰 时代特色 互补特色 创新特色 写作手法 
语义特征及其分析的客观基础被引量:9
《汉语学习》2002年第6期7-13,共7页王红旗 
在同样句法位置上的一组实词所具有的或与这些实词密切相关的语义因素 ,如义素、感情色彩、预设意义、情状意义、语用意义、推断意义等对这些实词或这些实词所在的句法结构的形式会产生影响 ,借助这些语义因素可以对有关的语法形式做出...
关键词:语义特征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 
粘补动词初探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00年第3期26-27,共2页周海峰 
关键词:粘着动词 粘补动词 语法形式 句法位置 动词类别 
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被引量:17
《汉语学习》1999年第5期1-5,共5页金立鑫 
本文根据“了”的不同功能划分出了个不同的“了”,并且对这个“了”进行了和以往不同的证明:证明使用它们的驱动因素不仅仅是语法意义的表达。
关键词:语法形式 时体意义 语义驱动 使用条件 
对“语音平面”的语言学反思被引量:1
《汉语学习》1998年第6期26-29,共4页李子荣 
关键词:语音平面 语言学 三个平面 汉语语法 语法形式 现代汉语 歧义 语言现象 语法分析 语义指向 
对汉语时间系统三元结构的一点看法被引量:7
《汉语学习》1998年第5期20-23,共4页张济卿 
关键词:汉语时间系统 相结构 三元结构 终结点 语法手段 武侠小说 语义特征 词汇意义 语法形式 说话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