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作用

作品数:445被引量:74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仰民张玉庭喻安民郭锡良李宗江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与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哈萨克语感叹词
《语言与翻译》1997年第2期21-24,共4页杨凌 
关键词:哈萨克语 感叹词 句子成分 一词多义 语法作用 重叠式 复合式 内心活动 中小学语文教材 形态变化 
维吾尔语中bolmaq一词与形态
《语言与翻译》1993年第3期27-30,共4页喻捷 
维吾尔语中bolmαq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十分活跃。本文拟对其在维吾尔语中的分布与功能作一探讨。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首先看到它是一个独立的动词.具有“发生”、“存在”、“是”,“成为”、“可以”等词汇意义。此外,我们还看到。
关键词:维吾尔语 bolmaq 构词语素 克孜勒山下 附加成分 语法成分 词汇意义 条件式 语法形式 语法作用 
关于达斡尔语动名词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93年第2期15-18,共4页丁石庆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动名词是指语言中兼有动词和名词的部分特征,在形式和功能上相对独立的一种词的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动名词的来源有所不同:或来源于动词,或来源于名词,或来源于其它词类;其类化程度也各异:或基本稳定,或趋于稳定,...
关键词:句法功能 语法范畴 语法成分 语法作用 直接修饰 构词方法 限定语 哈萨克语 类化 附加成分 
现代维吾尔语词语重叠初探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3期33-37,共5页艾尔肯.阿尔孜 库尔班尼沙 牛小莉 
现代维吾尔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可以重叠使用,但是,这种现象一直未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虽然,有关维吾尔语的部分著作中也论及到这一问题,但是,大多数论著中均未提及。即就是提到了,也只是把它归入对偶词的范畴。本文想就词语重叠的结构...
关键词:现代维吾尔语 语法作用 附加成分 动词词组 重叠形式 部分词 哈米提 词化 名词词组 否定形式 
“把”字句教学刍议
《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3期64-66,共3页丁文楼 
“把”字句是汉语里极为常见的一个句型,以现代汉语为母语的人都能运用自如,不成问题。但是,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却是一个绕不开的难点,学生在表达和练习中,这类病句占相当的比例。本文试图从“把”字句的特殊表达...
关键词:“把”字句 表达功能 现代汉语 结果补语 使用条件 动词谓语句 语法作用 有定 能愿动词 指示代词 
浅议维吾尔语的所谓“格附加成分”之类属
《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4期29-31,共3页艾山江.穆哈买提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附着在名词后面,表示词与词之间语法关系的语言成分-ning、-ni、-din/-tin、-a/-ka/-g/-k、-da/-ta/-d/-t等,在现代维吾尔语语法著作中一直被叫做“格附加成分”。近年来,维吾尔语中的-iqa/-giq/
关键词:维吾尔语 附加成分 语法著作 语法关系 语言成分 格助词 语法作用 语法成分 语言单位 语音形式 
试论维吾尔语的“ik(?)n”被引量:2
《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2期35-38,60,共5页郑婕 
ikn是现代维吾尔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素之一。对ikn属性的研究,各家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有人视其为“助动词”,有人称之为“不完全动词”,也有人定名为“系动词”。由此可见,ikn乃是现代维吾尔语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也试图就ik...
关键词:维吾尔语 ik 不完全动词 系动词 动词形式 附加成分 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 语法作用 类聚关系 
汉语介词在翻译中的处理被引量:2
《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4期42-45,共4页王春燕 
翻译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项专业。在长期的翻译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志往往按照维语的习惯去理解汉语介词;有些同志则是不从语言的各自特点去考虑,而是孤立地搞词对词的翻译,特别是介词结构一复杂,不知所措。
关键词:汉语介词 语法作用 动作行为 兼类词 时态助词 语法方面 对应规律 语法特点 后置词 名词性词组 
汉语介词在维语中的对比表达被引量:2
《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3期66-68,共3页陆宗毓 
虚词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掌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就成了学好汉语语法,乃至学好汉语的关键。一个少数民族学生要学好汉语,必须学好介词在内的虚词,而这恰恰是他们学习汉语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仅就汉语介词在维语中的对比表...
关键词:汉语介词 汉语语法 汉语教学 动词形式 语法作用 时态助词 动词性词组 名词性词组 兼类词 后置词 
关于哈萨克语的“mа形式”
《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1期57-61,共5页丁石庆 
在现代哈萨克语口语中,十分广泛地存在着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能够概括和指称那些彼此类似,接近或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特点的事物或现象。
关键词:哈萨克语 附加成分 语法范畴 词汇意义 形式语法 语法作用 语音形式 词形变化 个性因素 类名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