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力

作品数:106被引量:21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文兵陈振华陈开举张雷吴丹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同类情态词连用及语义组合方式
《汉语学习》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匡鹏飞 徐慧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副词的多重结合研究”(项目编号:22JJD740026)的资助。
汉语情态词存在大量连用现象,类型也多种多样。本文提出情态核心语和情态修饰语的概念,认为情态核心语是表达情态意义的关键成分,提供情态意义类型;情态修饰语确定或改变核心语的量级,从而使得情态系统内部能够划分出不同意义类型和不...
关键词:情态核心语 情态修饰语 连用 梯度 语力 
探究儿童主观性句法成分浮现的路径——基于双向生长理论模式的分析
《外语学刊》2024年第6期9-14,共6页彭鹭鹭 胡建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儿童语言发展的行为学和脑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与数据库建设”(23&ZD3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早期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研究”(18YJC74007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跨语言比较视角考察、分析儿童语言中主观性句法成分(即CP层的结构成分)的获得与生长。文章在对北京儿童语言发展长期跟踪数据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儿童在咿呀学语阶段的发声(vocalization)和独词阶段的叹词为CP层的浮现提供生...
关键词:儿童语言获得 双向生长模式 主观性 语力层 句末语气词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语力交互研究——以冲突性对话为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4-111,共8页杨玉顺 王天翼 
第二轮重庆市一流学科外国语言文学重大项目“体认话语分析的路径:历史审视与未来建构”(SISUWYJY202303)。
本文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探究语力形成的体认机制,并以冲突性对话为例,深入剖析其中的语力交互过程。研究发现:语力的形成与感知是人类“体认”世界的结果,话语冲突的体认成因可从语力的施加方向、韵律特征...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 语力交互 话语冲突 体认成因 
正常及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受益类语力表达的多模态分析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24-29,共6页杨晶晶 黄立鹤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老年人语言能力的常模、评估及干预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2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言语行为这一核心概念入手,将情感因素纳入语用学考察范围,采用多模态视角分析情感在语力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对比分析认知健康老年人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受益类语力表达中的多模态特征差异。研究发现,与认知健康对照组相比,阿...
关键词:言语行为 情感 阿尔茨海默病 多模态 
儿童拒绝语力的多模态调节特点研究
《外语导刊》2024年第3期72-81,159,160,共12页王荣斌 乔云卿 薛耀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视频语料库的汉语儿童多模态否定行为发展研究”(18CYY022)。
以自然互动视频为语料,基于系统功能个体发生学,构建拒绝语力的多模态调节贴真概念模型,探讨汉语儿童拒绝语力的多模态调节特点。研究表明,儿童可以使用灵活的多模态话语-语用调节策略,展现出具有差异化的微观模态使用偏好。增强直接拒...
关键词:儿童 拒绝语力 多模态 系统功能个体发生学 多模态话语策略 多模态语用策略 
“难免”“不免”“未免”的语用比较分析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3期262-269,共8页孙尧 
从词典释义看,“难免”“不免”“未免”均为语气副词,对“难免”“不免”“未免”的语用预设分析来看,三者之间存在主观性强弱之分。“难免”“不免”“未免”均可以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主观性的强弱和语力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即主观性越...
关键词:语用预设 主观性 语力 
医药商务咨询会话中的语力交织与身份交互建构
《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2期124-136,共13页袁周敏 张艳红 
虽有一些文献探讨了会话中的不同身份建构及其语言表现与语用动因,但是多忽视了身份建构中的语力交织现象。本研究基于对医药商务咨询会话语料的分析,认为咨询顾问在交谈中专家身份与同伴身份交互出现,并尝试提出语力交织的概念描述这...
关键词:医药商务咨询会话 身份建构 语用策略 语力交织 
语力论经典与鼎新:从弗雷格到雷卡纳蒂
《外语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21-27,共7页梅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西道德话语语义建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1CZX05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建课题“道德话语诠释与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GZGJ116)。
语力概念可追溯至弗雷格,而语力系统阐述及进一步发展应归功于奥斯汀和塞尔等言语行为论者。然而,经典语力论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清晰定义何为语力;(2)没有厘清语力与规约或规则的关系;(3)没有论证语力取消机制。雷卡纳蒂提倡的施...
关键词:语力 施为话语语用学 话语意义 语力可取消性 
言语行为构式的特征及语用研究被引量: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57-165,共9页孙艺玲 刘永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BYY148);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L23BYY022)。
言语行为构式的知识观是基于言语行为表达需求形成的关于构式的群体知识。言语行为构式,不仅具有其他构式的构式观,还具有动态生成性、固化性、规约性三个普遍特征,以及施为性、焦点凸显性、取效性和事件性四个独特特征。言语行为构式...
关键词:言语行为构式 知识观 施为性 语用频率 语力 
语气副词立场表达研究范式:内在逻辑与体系构建被引量:2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13-124,共12页潘海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交互主观性视域下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立场表达研究”(22BYY14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现代汉语副词表征主观量的动因与机制研究”(2018BYY018)。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是标示言者立场的重要手段,是言者为言谈事件中各种变量提供的索引和标识,比如言者对话语及其参与者的态度、交互双方的不同识解与观点、交际模式的构建等。立场表达契合语气副词的语用本质,立场体系构建与语气副词功...
关键词:语气副词 立场 交互主观性 信息态度 语力调节 语篇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