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差异

作品数:56被引量:28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娅琼陶红印姚双云张亚茹胡明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动词连用结构的语体差异及事件语义研究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67-75,共9页彭国珍 李雪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现代汉语自然口语会话的连动结构研究”(18YJC740073)。
关于多动词连用结构,前人尚无深入讨论,也未基于真实语料展开分析。本文以口语会话语体和书面叙事语体为例,深入探讨多动词连用结构的使用规律、语体差异及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研究发现,真实语言运用中多动词连用的数量最常见的是三个...
关键词:多动词连用结构 语体差异 事件语义结构 场景事件 
意外表达式的语体差异及其功能解释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万光荣 龚钰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意外义的多模态表达手段与效果研究”(22BYY137)。
意外表达式在五种语体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网络语体>艺术语体>谈话语体>新闻语体>科学语体。这种分布差异是意外表达式自身语用功能和不同语体的语言特征共同影响的结果,整体上顺应了相应语体的功能。对语体...
关键词:意外表达式 语体差异 功能解释 
ChatGPT掌握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句长规律了吗?
《语言文字应用》202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周义凯 刘海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据驱动的外语能力发展研究”(22JJD740018)的资助。
本文用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中15种书面语体的文本研究了汉语整句、小句单位长度的关系,并比较了其中3种语体文本与ChatGPT生成文本的句长分布。结果表明: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整句和小句符合语言中相邻层级单位的长度关系规律;ChatGPT生成的...
关键词:现代汉语 句长分布 语言普遍性 语体差异 ChatGPT 
上古汉语祖先义“先”字同位结构的语体类型考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12-125,共14页张雨涛 丁治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研究专项项目“敦煌本王韵与唐宋诸本韵书比较研究”(19VJX126)。
古汉语文献中常见同位结构,但不同典籍中同一语义的同位结构在外在形式上往往差别很大。以上古汉语中常用的祖先义“先”字为例,对《尚书》《殷周金文集成》《左传》《国语》和《史记》中的祖先义“先”字结构的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关键词:同位结构 祖先义“先” 语体差异 时空律 长短律 前后项差别 
连词“虽然”与“别看”
《语言研究》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周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动视角下汉语评价性规约表达的系统化比较研究”(20BYY167);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国际中文教育语法教学的层次化研究”(21YH50C)。
文章从言者表达视角总结出“虽然”和“别看”各自适用的“让步—转折”语义类型。对于二者都适用的语义类型,我们在互动会话中结合受众预期和语体来讨论“虽然”与“别看”的使用条件:在涉及受众现实或潜在预期的互动性语体中多用“别...
关键词:言者视角 互动会话 受众预期 语体差异 
汉语实词的功能构成及其语体差异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89-94,共6页郭昭军 关金子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特征测量方法在语体研究中的运用”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JYY20-006)。
语法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汉语实词具有多功能性,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然而,根据对包含不同语体材料的依存句法标注语料库的统计,我们发现:(1)实际语篇中汉语实词的多功能性并不强,大多数实词只表现出一两个(主要)功能;(2)汉...
关键词:词类 句法功能 比例 语体差异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窈窕淑女》中语言与社会地位的相关性
《快乐阅读》2021年第8期28-29,共2页卓晓晴 熊澜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特别关注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方式,以及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选择。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讨论语言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作为最常见的交际手段,语言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而语言的使用...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语言与社会 《窈窕淑女》 语言的使用 语体差异 词汇和句法 语言本身 交际手段 
从“了”“着”的频率看小说与故事、叙述与对话的语体差异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59-63,共5页郭昭军 
天津市社科项目“特征测量方法在语体研究中的运用”(TJYY20-006)。
文章采用量化比较的方法,从小说与故事、叙述与对话两个维度,研究助词“了”与“着”,“了1”与“了2”在频率、频率变化和相关性方面的差异,从而证明:叙事语料应区分叙述与对话,后者并非叙事性的;同为叙事语篇,小说不如故事典型、匀质。
关键词:语体 对话 叙述 频率 相关性 
口语中连词使用频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以电视访谈等4个口语语体为例
《文教资料》2020年第27期1-4,共4页董家钰 
“研究生论文写作训练项目”(编号214-JG20121)。
本文基于四个口语语体、超过110万字的自建语料库,考察了210个连词的使用频次。结果显示,互动性并非影响口语中连词使用频次的关键因素,情景语境凸显程度、论证性、准备程度均对口语中连词使用频次产生影响,且不同的口语语体中连词的分...
关键词:连词 口语语体 语体差异 
基于语体差异的中国语言形象建构研究被引量:2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9-24,共16页杨绪明 向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多语竞争中的中国语言形象建构研究”(14XYY020);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语言文字研究专项“家庭语言规划及其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2015ZXG003)。
作为审美对象、文化载体、思维和交际工具,语言承载着诸多价值。伴随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语言的“实用”形象得以进一步凸显,但与英语等其他语种相比,中国语言的国际形象仍有待提高。中国语言形象应立足于多层次、多方位的整体性建构,...
关键词:中国语言形象 文言—白话 口语—书面语 “实用”“可用”“易用” 差异性认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