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习惯

作品数:179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龙年陈日亮王宗海田原王海萍更多>>
相关机构:丽水学院福州第一中学南京晓庄学院邹平县台子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尽量保留原文风味被引量:3
《中国翻译》2015年第2期123-125,共3页蔡力坚 
钱钟书(1979)在《林纾的翻译》一文里说过,“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不过,钱钟书也承认,“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
关键词:风味 《林纾的翻译》 原文 语文习惯 翻译工作 钱钟书 可译性 文字 
日本现代诗歌翻译论被引量:2
《中国翻译》2006年第5期52-58,共7页田原 
一、诗歌翻译刍议我无意否认,诗歌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变换和传达给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也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但同时也认为,在译介中如若过分依赖和拘泥于原作——即死板的教条主义式的翻译,不仅易...
关键词:现代诗歌 诗歌翻译 语言表达 译论 日本 法国文学 教条主义 语文习惯 
融会贯通,出神入化——《被出卖的春天》译文赏析被引量:1
《中国翻译》1995年第3期33-36,共4页彭开明 
钱钟书先生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姜华译的《被出卖的春天》译文生动,读了让人感到有一...
关键词:译文 定语从句 原文风格 语言表达 介词短语 表达顺序 钱钟书 语文习惯 地方自治主义 “化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