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类型

作品数:441被引量:120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罗思明贾李蓉王宜广姜宏姚双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情态助动词“好”的方言分布
《中国语文》2024年第4期444-457,511,共15页王晓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日汉情态类型学探索(17YJC740089)”项目资助。
为勘明汉语情态助动词“好_(MoD)”的跨方言分布和语义类型,文章调查了91个方言点,其中45个方言点存在“好_(MoD)”分布在吴语、江准官话、徽语、客家话、闽语、粤语、平话、西南官话和胶辽官话区。“好_(MoD)”可以表达道义、能力、认...
关键词:“好”情态 汉语方言 语义类型 型分布共时 
双音节动宾式人体动作词语的语义衍生方式及语义类型被引量:8
《中国语文》2013年第5期447-457,480,共11页王楠 
汉语中有一部分由"人体动作动词+人的肢体或器官名词"构成的"V+O"型双音节人体动作词语,这些词语虽然构词形式相同,但由于词汇化程度不一,语义衍生方式不同,在表义上存在字面动作义与相关引申义的区别。语义类型呈现出多样性,有些在句...
关键词:人体动作 语义类型 词汇化 规约义 转喻 隐喻 
“V掉”的语义类型与“掉”的虚化被引量:45
《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133-143,共11页刘焱 
"(V)掉"的共时语法意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客体脱离、客体消失、行为的结束/状态的实现。这三种语法意义之间历时上亦经历了具体而抽象的虚化、发展过程。"(V)掉"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化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现代汉语"(V)掉"的三种用法...
关键词:“掉” 转喻 隐喻 方言接触 
汉语态制中“复合态”的生成被引量:15
《中国语文》2001年第5期418-427,共10页杨国文 
因为汉语的时制主要以词汇手段实现,表达状态意义的语法手段具有多样性,而且汉语"复合态"的组合形式被严格的句法语义条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所以在生成汉语的"复合态"时,不宜使用用于生成英语复合时态表达式的全循环递归的方法,而...
关键词:汉语句子 语态 语法手段 语义类型 词汇手段 句法语义 时态 生成过程 阐述 意义 
情态动词“能”在交际过程中的义项呈现被引量:39
《中国语文》2000年第3期238-246,共9页王伟 
情态动词"能"有多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义项,但母语者在交际过程中并不因此发生义项呈现上的困难或错误。对35万字左右的语料中"能"的用例进行了穷尽性统计,发现其义项在"肯定—否定—疑问"用法平面上表现出高度规律性的频率分布。通...
关键词:情态动词 “能” 交际过程 义项 语义网络 语义类型 
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被引量:19
《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沈阳 
"句位"指动词(V)与由动词支配的一定数量、固定位置的名词性成分(NP)所构成的抽象的句法结构形式。动词进入实际使用的语言片段时,都表现为句位的变体结构形式。变体结构本身的特点,以及受到其他结构的制约,都可能造成句位规定的 NP 位...
关键词:空语类 体结构 系动词 名词性成分 结构形式 词语 固定位置 语义类型 中国语文 变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