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源

作品数:1043被引量:179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时仪朱国理肖娅曼李玉温昌衍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冰镇”考源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21年第2期233-237,共5页吴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通俗类书的文献整理及语言文学研究”(19ZDA24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域内外牛马医书词汇研究”(21NDQN232YB);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日本藏五种牛马医方文献俗字与词汇研究”(M20JC058)的资助
"冰镇"一词,大家耳熟能详,但该词如何演变而来,"镇"字何以有此义,目前尚无学者探究。《汉语大字典》"镇"字义项11释义作:"将食物或饮料置于冰或冷水之中使之变凉。如:冰镇西瓜;冰镇汽水。"(4565页)《汉语大词典》"镇"字义项17释义作:"...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 语源 辞书释义 《事林广记》 字义 冰镇汽水 
也谈客家话单数人称代词领格的语源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19年第1期51-60,127,共11页温昌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岸客家话比较研究"(13BYY050);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招标项目"比较视野下的粤台客家方言研究"(18KYKT03)阶段性成果
不少客家话单数人称代词存在领格形式"?a^1(我的)、?ia^1(你的)、kia^1(他的/她的/它的)",学界对此关注较多,不过其语源探究目前分歧较大。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后认为:1)多数学者所指出的其音变是合音音变的意见是正确的,符合...
关键词:客家话 领格 语源 合音音变  个(的) 
再论“们”的语源是“物”被引量:20
《中国语文》2018年第3期259-273,382,共16页江蓝生 
本文重点从语音演变的角度论证唐代以来文献中的复数词尾标记"弭、伟、每、懑、门、们"的语源都是"物"。这些读音不同的复数词尾标记之间不是连续式音变的关系,而是不同演变路径的同源音类的叠置。"弭"和"每"是唐宋以来秦晋等北方系官...
关键词:复数词尾    文白叠置 鼻音声母顺向同化 
释古越语“巿(姊)”及相关音韵现象——兼论《颜氏家训》“南染吴越”的词汇表现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18年第2期143-149,共7页郑伟 
本文是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境内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音变特征及其数据库建设”(17AZD038)的阶段性成果.初稿曾在第二届民族语文描写与比较学术研讨会(2015年12月5-6日,上海)上宣读,承蒙孙宏开教授等与会学者赐教,写作过程中与韦远诚博士多有讨论,《中国语文》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人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谨此一并致谢.若仍有错漏,责任在于作者.
本文针对东晋郭璞《方言》注"江东、山越间呼姊声如巿"的记录,分析汉语、侗台语两方面的音韵演变,指出"巿"字实际上是古越语(早期侗台语)表"姊"义语素的标音字,此为魏晋南北朝汉语"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颜氏家训·音辞》)在词汇层面上...
关键词:古越语 魏晋音 语源 古江东方言 音韵对应 
也说“梁”与“桥”的替换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16年第2期211-217,256,共7页霍生玉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博士教师科研平台项目(编号:15XWR005)资助
"桥"普遍作为渡河建筑之称,始于西汉文献。"桥"系取义于"高",而非"高而曲"。但到东汉时,"桥"才完全取代了"梁"。"桥"之所以能取代"梁",是因为当时跨水行空的新桥梁的大量出现,这种新桥梁与"桥"之"高"的语源特点正相适应,而以横贯水面、...
关键词:  语源义 替换 
动量词“行”产生的时代及其来源——兼论“大小行”的语源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11年第2期179-180,共2页李建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帛量词研究>(05BYY003)
《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载范崇峰《敦煌医方量词两则》一文(以下简称“范文”),对敦煌医方中的两个量词“行”和“累”进行了讨论,拜读数过,获益匪浅。但范文对动量词“行”产生时代与来源的论述或有可商,略论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动量词 “行” 语源 《中国语文》 2009年 产生时代 范文 医方 
《同源字典》语音关系标注献疑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05年第2期177-179,共3页邵文利 杜丽荣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以下简称《字典》)是汉语语源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字典》以科学的方法,审慎的态度,类聚了同源字(词)1029组3342个(另有异体字和分别字977个),经以古韵,纬以古声,明以书证和训诂,为后学者进行语言和语...
关键词:《同源字典》 语音关系 汉语 语源 同源字 标注 
介词“于”在甲骨文和汉藏语里的起源被引量:24
《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323-332,共10页梅祖麟 
本文(1)引征龚煌城(1990,2002)的研究成果来说明甲骨文的动词"于"(往也)在藏缅语里有同源词,所以上古汉语的动词"于"是共同汉藏语传下来的。(2)说明甲骨文的"往于敦"、"步于敦"等结构,原来是连动式"动_1 动_2 宾",后来由于"于"的语法化...
关键词:“于” 介词 甲骨文 汉藏语 语法化理论 语源学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被引量:56
《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333-342,共10页梁银峰 
本文从"来"的初始语法化格式"V(+NP)+来"入手,详细探讨了"来"由实词演变为事态助词的过程,认为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在隋代已经正式确立,而不是现在学术界流行的说法——产生于唐五代。从最初的来源看,事态助词"来"是由连动式...
关键词:汉语 事态助词 “来” 语源 语法化理论 
广州话“听日”的语源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03年第3期272-273,共2页甘于恩 
广州话'明天'的意思,口语里说成'听日',殊不可解。许多人对此进行了考释,似尚未完备。李如龙先生认为:'明天说‘听日’,‘听’thing^1应是‘天光’thin^1 kuong^1的合音(李文调号指阴平调类一引者)。广州话天亮也说‘天光’。……许多...
关键词:广州话 “听日” 语源 方言 “天日” 音变 “天朝” “天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