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源研究

作品数:24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朱国理张士东张绪山郭珑陈建初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维吾尔文)》《明日风尚》《历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古时期东北亚“树木”词汇语源研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67-73,共7页张士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高句丽语源流研究”(16BMZ028)。
本文对中古时期东北亚树木词汇“木”“杨”“松”“槐”进行考释,发现“木”作为“杨”“松”“槐”的上位词汇概念成立,而且“木”与东北常见的“榆”“柳”“桦”“柞”通用,这说明后者可以作为“木”的原型范畴存在。每个树种基本...
关键词:高句丽语 “树木”词族 来源 流变 
中古时期东北亚植物词汇语源研究被引量:1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72-79,共8页张士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高句丽语源流研究”(16BMZ028)。
中古时期东北亚包括众多民族和语言。各语族的植物名称颇具特色。选取其中的根、竹、节、菅等名称及两种果物桃和栗,通过其古代发音构拟其古音;根据各词的语义特征,将之归入相应的词族;通过与周边民族语言的音和义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源...
关键词:中古时期 东北亚 植物词汇 语源 
《蒙古秘史》中的“gurumele、sogug、buyirug”之语源研究
《中国蒙古学(蒙文)》2019年第3期26-29,共4页钦德木尼 
韩国语外来词的变迁
《明日风尚》2016年第22期310-311,共2页周云楠 
韩国语词汇体系,按照语源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词。其中占的最大比率的是汉字词,其实分别为固有词和外来词。但是由于近年来韩国的飞速发展,与欧美国家交流频繁,在世界大同化的今天,外来词的数量也是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
关键词:韩国语 外来语 语源研究 
语源研究:黄侃与杨树达被引量:1
《船山学刊》2013年第4期157-160,共4页卞仁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汉语三音词的造词理据--功能模式的研究"(13CYY07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基金项目"杨树达训诂研究"(GD11HZW01)
黄侃和杨树达的语源研究在语源思想、语源理论和实践、探源方法等方面既有略同,又有他们各自的特点;黄、杨二氏处于汉语语源学的草创时期,其语源研究既带有"新训诂学"(即词源学)的现代观念,又带有传统训诂的一些局限。
关键词:黄侃 杨树达 语源学 
越南语语源研究百年回顾——越南语、孟高棉语和台语之间的联系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89-94,共6页阮大瞿越 
越南语主要分布在越南,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语言如孟高棉语、台语、汉语有着密切且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在判断其语系归属问题上有不少困难。另外,远东地区的语系格局不断出现新思考,越南语在新的格局中的位置及其亲缘的联系也有了...
关键词:越南语语源 语言接触 谱系格局 
“tapughqi”一词的语源研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维吾尔文)》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阿拉法特·艾山·穆萨巴耶夫 
人类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把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定为自己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语源学是研究语言中词的来源的一门学科。本文用实例论证古代维吾尔语中“tapughqi”一词的词源并提议将此词作为汉语“国家公务员”一语的维吾尔语对译词。
关键词:维吾尔语 国家公务员 人类学 
西方语言中porcelain(瓷器)的跨文化语源研究被引量:2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40-149,共10页计翔翔 马智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500-81123)
西方各国porcelain的拼写大同小异,学界普遍认同著名汉学家伯希和的研究:porcelain的语源与汉语无关,它源于法语porcelaine(子安贝),而后者又源于拉丁词porcellana(子安贝),该拉丁词又由porcus(猪)及pucelage(处女状态)派生。但跨文化...
关键词:porcelain(瓷器) 波斯蓝 伯希和 中西文化交流史 跨文化研究 语源学 
民族语语源研究的最新力作——《侗台语语源探索》述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43-144,共2页李芳兰 
《侗台语语源探索》(覃小航著)一书近期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民族语语源研究的最新力作。本书由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作序,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追溯历代汉文文献记载的"汉记词"中的族称词、称谓词、事物词的单个...
关键词:语源研究 侗台语 民族语 力作 民族出版社 述评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记载 
日语“春”的语源研究
《文学教育》2010年第14期140-140,共1页王君 
语言的音义具有任意性,在表达春天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夏”或者“冬”这个词来指示春天,那么当我们看到“夏”的时候,想到的将是现在称之为的春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请看:
关键词:语源研究 “春” 日语 “夏” 任意性 “冬”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