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方史

作品数:33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梁晓强段玉明刘永生孙琼仙彭利侯更多>>
相关机构:曲靖师范学院云南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今日民族》《中国民族博览》《云南档案》《云南教育(中学教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方国瑜的云南方志编纂活动与思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9-55,共7页黄志兰 王盛恩 
近代以来,方国瑜参与《新纂云南通志》《续云南通志长编》的编纂,负责撰写《疆域沿革》《金石考》《宗教考》和《族姓考》等部分,考释精良,体例新颖。方国瑜在参与志书修纂的同时,整理云南地方史料,并评判历代云南方志文献之优劣,编写...
关键词:方国瑜 方志学 云南地方史 
宋元时期笔记小说中关于云南地方史的记载与整理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10期36-38,共3页荆建勋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宋元笔记小说中的云南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2Y443)。
自古以来,云南地区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而在宋代文人墨客的笔记、游记之中,对于云南地区的历史发展也有较多涉及,这对于人们了解云南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于宋元时期笔记小说中关于云南...
关键词:宋元时期 笔记小说 云南地方史 
誓报中华写丹青——读《中共云南地方史(第一卷)》
《今日民族》2021年第3期52-5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本质内涵,精准悟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核心要义,深切感悟中国特...
关键词:党史学习 学史 英雄史诗 深刻把握 核心要义 本质内涵 
云南地方史如何融入中学历史教学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1年第1期22-23,共2页程学琴 
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因此云南有着五彩斑斓又非常厚重的历史,但是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几乎对云南地方史一无所知,本文主要讨论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如何将云南地方史恰当、巧妙地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中,以达到使学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五彩斑斓 教学任务 世居少数民族 认同感 一无所知 融入 厚重 
论云南客居知府宋湘的诗书联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71-74,共4页杨增外 
清代的云南客居知府宋湘既是个清官,又是个奇才。他之所以被称为奇才不仅因为政绩突出,且在诗、书、联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他的诗源自生活,自成一家,他的书法独具风格,大气恢弘;他的对联触景生情,震撼心灵。诗、书、联三者合璧,显示了...
关键词:云南地方史 宋湘    奇才 
“五尺道”沾益段的历史作用探微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李蓉岚 
"五尺道"是秦朝七大工程之一,是古代一条重要交通线路。自古就有"滇黔锁钥"与"入滇门户"、"入滇第一州"之称的沾益,是云南通往内地的"咽喉"。历史上云南与巴蜀、中原的联系都是通过这段古道来完成。因此,五尺道沾益段的开通,对于秦朝及...
关键词:云南地方史 五尺道 沾益 民族融合 
对《味县故址考》的补充和商榷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27-128,共2页孙兴勤 
梁晓强《味县故址考》对曲靖城故址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看法,但也存在遗漏和不足。依据相关史料及亲自走访考察,补足上文的补足,对弄清曲靖(麒麟城)故址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关键词:云南地方史 味县故址 地址考证 
云南省高校历史专业“云南地方史”课程教学的设计与思路
《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18-120,共3页吴彦勤 
"云南地方史"是云南省很多院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上,可按云南古代自身政治格局的演变以及与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演变为依据划分为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就地方史与民族史的关系而言,在教学内容上过多强调民族史...
关键词:云南地方史 课程设计 地方课程 历史教学 
《张胜温画卷》图序研究被引量:1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3期1-6,共6页梁晓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ZS007)
《张胜温画卷》因为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由卷轴散为册页,又恢复为卷轴的过程,因此出现了图序错乱的问题。而由于《张胜温画卷》上下两侧边缘的装饰图案之间存在交替对应的关系,为我们判断图序的正确与否提供了一个依据。更因《张胜温画...
关键词:宋代史 云南地方史 张胜温画卷 图序 研究 
《百濮考》详解被引量: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09-114,共6页梁晓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09BZS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的记录,就明代董难《百濮考》考证的濮人问题重新进行论证。按照历史记录的民族分布地域,从民族的族属、自称、发展源流、习俗等方面,对云南古代的各支濮人与现代各民族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云南地方史 百濮考 详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