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教育重建

作品数:24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世勇龚波袁飞李彦杨熙更多>>
相关机构:乐山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教育信息》《新华文摘》《四川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西南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巴基斯坦灾后教育重建规划
《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第11期53-58,共6页王瑞 
自然灾害是制约一国全民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灾后教育重建是一项应急性与长期性并存的工作,科学合理的教育重建规划对于灾后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巴基斯坦在地震后迅速地开展了有效的救援与重建工作,并制定了科学合理...
关键词:巴基斯坦 灾后教育重建 规划 
教育发展视野下灾后教育重建的阶段性评价探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99-101,共3页袁飞 
汶川震后至今,灾后社会重建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重建是灾后社会生活重建内容的重要部分,其意义不仅使其恢复灾前水平,还要使灾后重建的教育能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目标。依据教育社会学中教育发展的相关理论,从教育本身目标...
关键词:灾后教育重建 阶段性评价 发展性目标 理论性探究 
论灾后教育重建的阶段性评价——一种教育发展的理论分析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44-47,共4页袁飞 
汶川地震至今,灾后社会重建工程如火如荼进行。教育重建是灾后社会生活重建的重要部分,不仅要恢复到灾前水平,更要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目标。对灾后教育重建的阶段性评价应当着眼于两方面:一是教育重建目标定位的发展性程度,包...
关键词:教育重建 阶段性评价 发展性目标 
灾后教育重建中生存教育的回归
《基础教育》2009年第10期47-49,25,共4页邱关军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教育重建工作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总结并反思这种教育在目标观念上的误区。灾后学校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具有和谐意识的会“自我生存”的个体。在观念层面上,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和谐精神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自然灾害 学校教育 生存教育 回归 
从非连续性教育的视角看汶川地震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第4期69-71,共3页李向红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灾区的人民群众,特别是灾区的中小学生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灾后重建不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应当重视灾区人民,特别是灾区中小学生思想、心理方面的教育。非连续性...
关键词:非连续性教育 汶川地震 灾后教育重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