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形而上学

作品数:37被引量:1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世英赵卫国董迎春季国清杨乃乔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许昌学院学报》《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贵州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走出时间的循环困境——德里达对海德格尔在场思想的再-解构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1期55-83,共29页蔡祥元 
引言德里达的解构哲学继承并深化了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他吸取了海德格尔有关在者形而上学的论述,提炼出在场形而上学,来刻画传统形而上学。但是我们知道,海德格尔在批判在者形而上学的时候,也提出了一个在场的思想观念,后...
关键词:在场形而上学 传统形而上学 德里达 海德格尔 思想观念 解构哲学 
意识·语言·行为——J.希利斯·米勒阅读理论衍进研究
《许昌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52-62,共11页陈聪 伍剑云 
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言语行为理论下的文学叙事研究”(L15BWW014)。
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教授是20世纪美国和世界文学领域一道独特的风景。从意识批评到解构主义再至文学言语行为,阅读理论成为他文学理论衍进的注脚。批评方法的转化表征了米勒教授对西方文学与文化传统的不同态度:从探求在场形而上学...
关键词:阅读理论 在场形而上学 逻各斯中心主义 
乡土书写的新突破——再论江子《回乡记》被引量:1
《创作评谭》2023年第3期22-27,共6页苏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主义文论对于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及其问题研究”(编号:20BZW01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后现代主义文论对于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及其问题研究”(编号:ZGW20109)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存在(Being),海德格尔、钱穆等学者发出过同样的喟叹: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存在的时间性打破了在场形而上学一厢情愿的偏执与专断,使得历史与传统持续不断地召唤着我们对其作出应答。在此意义上,乡土就不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概念...
关键词:在场形而上学 时间性 钱穆 海德格尔 一厢情愿 BEING 
解构与解释的分野--论德里达对“善良意志”的批判
《海峡人文学刊》2023年第2期1-12,155,共13页郁安楠 李永新 
自海德格尔以来,诠释活动被广泛地视为此在的生存本体论运动。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德里达与伽达默尔的“德法之争”是关于处于解构思想与解释学交集中的诠释的一次正面交锋。而伽达默尔提出的“善良意志”以及德里达对其的批判,是正确理...
关键词:德法之争 善良意志 在场形而上学 解释学 解构 海德格尔 
存在与生成:海德格尔和尼采克服异化路径之异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67-75,共9页赵卫国 朱轶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尼采生命发生学视角中海德格尔存在发生学的限度”(项目批准号:20XZX014)的阶段性成果。
海德格尔和尼采之间的思想关系紧张而微妙,但他们的现实关切高度一致,都要直面资本和技术双重加持下人的异化和世界意义的碎片化这种现代性困境。海德格尔试图通过调整此在与存在之真理的各种可能关系,将此在从异己的操劳消散中拯救出来...
关键词:异化 在场形而上学 确定性 时间 瞬间 
尼采视角中海德格尔的在场形而上学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2年第7期49-56,共8页赵卫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尼采生命发生学视角中海德格尔存在发生学的限度”(项目号:20XZX014)的阶段性成果。
海德格尔将尼采解读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但如果遵循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批判基督教道德起源的线索,从他的视角审视海德格尔就会发现,海德格尔本人没有跳出“在场形而上学”的案白,因持守着在场的,特别是本真的此在,与世界发生...
关键词:海德格尔 尼采 怨恨 罪责 虚无主义 存在与生成 
海德格尔是反现代性还是最激进的现代性?——从海德格尔前期的思与行来看
《现代哲学》2022年第3期101-107,共7页李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翻译与注疏研究”(20JHQ026)。
人们通常要么认为海德格尔是反对现代性的,要么认为海德格尔反对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并试图开启思想的第二次开端。而施特劳斯认为,海德格尔是最激进的现代性第三次浪潮。笔者认为施特劳斯的说法是富有洞见的。本文认为,从海德格尔前期的...
关键词:海德格尔 现代性 本真伦理学 反在场形而上学 潜能形而上学 
尼采视角中海德格尔的在场形而上学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33-39,154,共8页赵卫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尼采生命发生学视角中海德格尔存在发生学的限度”(项目号:20XZX014)的阶段性成果。
海德格尔将尼采解读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但如果遵循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批判基督教道德起源的线索,从他的视角审视海德格尔就会发现,海德格尔本人没有跳出“在场形而上学”的窠臼,因持守着在场的,特别是本真的此在,与世界发生...
关键词:海德格尔 尼采 怨恨 罪责 虚无主义 存在与生成 
在场主义散文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和影响被引量:2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76-81,共6页叶从容 
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在某种程...
关键词:在场 在场形而上学 在场主义散文 文学在场观 意义 
对海德格尔“历史性”与“时间性”关系理论的理解与质疑--在解构在场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被引量:7
《世界哲学》2014年第1期148-159,共12页张兴娟 
本文尝试对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历史性和时间性关系的论述进行质疑。通过追溯海德格尔早期对历史意义和时间概念的现象学、解释学分析道路(从返回"实际性的生命经验"到时间作为此在的结构规定)指出其生命经验之当下、生存之在...
关键词:历史性 时间性 关系 在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