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价值取向

作品数:35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伟言曾楠曾佑庭柳海民鲁洁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大观周刊》《学生·家长·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道德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新时代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德育价值取向
《生活教育》2021年第16期45-49,共5页张琰 
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市级人民政府、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及相关省级部门履行教育行政职责的评价体系及组织实施研究”(课题号:ZDKT1921)。
在新时代,推进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科学理解新时代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与目标要求,深刻把握新时代延安精神的认识定位,延安精神对于实现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对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具有的重大意义。通过延安精神...
关键词:延安精神 新时代 道德教育 节制者 创新者 
论市民社会的生成与当代道德教化取向的转型
《教育科学》2009年第2期13-18,共6页李伟言 
市民社会是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之外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自主性社会领域,它表征的是国家与社会的二分。市民社会的生成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与德育改革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变革德育的精英化取向,使德育能够获得相对的独立性,是市...
关键词:市民社会 德育价值取向 转型 
从校训看学校的德育价值取向被引量:3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426-429,共4页庹红平 杜学元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升华,是民族和学校传统的浓缩,是指导师生的价值追求、规范师生的行为准则。搞好校训建设,能够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因此,应发挥校训应有的功能,促进...
关键词:校训 学校 德育 道德 民族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影响的思考被引量:7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106-108,共3页周军玲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大学生在塑造着自己的思维、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时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其道德价值取向自然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影响的现实意义出发,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在社会转型时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德育价值取向 
加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72-73,共2页韩淑珍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青年思想 为人民服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人文精神 德育价值取向 青年学生 思想道德状况 政治方向 思想教育 
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讨论中几个观点的分歧
《山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59-61,共3页李荣海 
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讨论中几个观点的分歧李荣海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建设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理论界围绕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在不同的理论层面上展开了讨论。(一)市场经济...
关键词:市场经济与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系讨论 哲学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 道德进步 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品生产 道德规范 德育价值取向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价值取向被引量:16
《求是》1994年第4期37-40,共4页鲁洁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这一重大变革,必然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学校的德育也不例外。学校的德育应该怎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确定德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人们正在探索的问题。 ...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 德育价值 学校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运行机制 市场意识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道德理想 道德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