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词

作品数:295被引量:26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琳黄涛何金宝陈淑芬孙秀秀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汉语“洗剥”等词考辨
《语言研究》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曹海东 刘梦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朱熹经典解释学在清代的传承发展”(23BZX033)。
元明以来近代汉语文献中的“洗剥”“选剥”“跣剥”“旋剥”同为一词,正体词形应作“挦剥”(“洗”“选”“跣”“旋”皆为“挦”的音借字),当训为“拔扯剥除(衣服等)”,其词义结构中不含“尽”“光”之类的义素。
关键词:洗剥 选剥 跣剥 旋剥 挦剥 词义 词形 
青铜器铭文所见“自我书写”现象论析——兼谈“对扬”“埶”“施”等词之义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51-62,共12页姚苏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2022JDZD025)。
“自我书写”是指文本对自身及其创作过程进行叙述的现象,在铭文中可分为“自我指称”与“自书作铭”两类。通过铭文“自我指称”之例,可知当时观念中存在三种不同的“铭”,分别指向全篇铭文、祈祝单元、部分警句。通过“自书作铭”之例...
关键词:青铜器铭文 自我书写 自我指称 自书作铭 对扬 
《朱子语类》“冒罩”“眊燥”“莽广”等词源流发展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谢亚迪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朱子语录词语汇释”(编号:18AYY018)。
《朱子语类》叠置了不同地域的口语语料,其中一些特色方俗词的使用有地域差异。表“粗疏”义的北系方言词“冒罩”源自“毷氉”,“眊燥”是其同义连绵词,衍生有“冒躁”“冒懆”“毛糙”等丰富变体。表“莽撞”义的“莽广”等词与之义近...
关键词:《朱子语类》 冒罩 眊燥 莽广 “粗疏”义 词义辨析 方言分布 
教材文本解读应正确结合语言义理解言语义——以《湖心亭看雪》中“沸、强、痴”等词为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2期131-133,共3页罗宇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母语教育与研究基地”项目(基金号:2022WZJD007)资助。
教材文本解读应正确结合词的语言义理解言语义。正确理解《湖心亭看雪》中“沸、强、痴”等词的语言义和言语义,对解读全文主旨至关重要。“沸”的本义为“泉水奔涌貌”,通过移就修辞,赋予炉火旺盛貌。“强”为“特意、尽力”义,表现作...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 语言义 言语义 
关于清华简《四时》“征风”等词的训释
《古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394-399,共6页沈培 
新公布的出土文献有时可以让我们把过去不敢系联甚至于根本想不到系联的字词系联起来,还可以让我们通过较早的古文字字形所透露的信息,了解到这些字词的本义,从而能够比较有根据地去判断过去各种说法的正误。这里举新见清华简《四时》...
关键词:清华简 出土文献 四时 字词 正误 系联 根据地 
“汉语”“华语”等词的产生年代及其最后的胜出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9-30,共12页董志翘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古汉语虚词研究及中古汉语虚词词典编撰”(18AYY020)。
一直以来,在大型语文性辞书及语言学论著中,一般都认为“汉语”一词始见于北周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诗,“华语”一词始见于唐刘知几《史通》,实际上,这些词的产生都与汉末佛教传入中国有着密切关系,在佛典的传译中,“汉”“华”与“胡...
关键词:汉语 华语 始见时代 胜出 原因 
藏语dmu rmu mu smu de.mu等词的关系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年第2期57-64,共8页华毛加 
在藏族史上,传说聂赤赞普是沿着天神绳梯「dmuthag」降临人间,此天绳「dmuthag」被认为是源自天堂之物。然而,据史书记载,穆氏(dmu)出现于在此之前,且认为穆氏属于神的氏族。如今,从西藏阿里到卫藏,以及安多各地仍留存着「dmuskas」和「...
关键词:DMU rmu MU smu de.mu 
浅谈词语歧义现象--以“通知”等词为例
《古汉语研究》2022年第1期105-116,共12页刘芳 王云路 
在相同的句法位置上,“通知”等词可以理解为并列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状中结构,这种结构歧义现象不是孤例。词义的引申与认知程度表达的模糊性为“通知”等词的歧义理解提供了理据。随着应用的广泛和语言明晰性要求,词义脱落,这种歧义现...
关键词:通知 核心义 歧义 模糊性 
从范围义到程度义--以“天下”等词为例
《辞书研究》2022年第1期99-108,共10页刘敏芝 
文章考察了“天下”等词的语义演变,进一步证明了汉语中存在从范围义到程度义的语义关联。在先秦汉语中,“天下”从语义实在的处所范围词演变为表示“某种性质程度最高”的程度义。这种语义演变与其所处定语位置有密切联系,也与“天下(...
关键词:“天下” 语义演变 范围义 程度义 语义关联 
模因论视角下“××人”流行原因探析——以“打工人”等词为例被引量:1
《萍乡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12-116,共5页杨荞 易缨 
2020年“打工人”成为年度网络热词,伴随而来的是“××人”词语模式的走红,在此结构下网民创造了大量新词,如“干饭人”“工具人”等。模因论是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将这一理论应用到语言学领域可以解释语言传播规律。文章认为“×...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人” 打工人 类词缀 语言模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