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作品数:24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萧鸣政李宝元李阎郭名王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行政论坛》《人民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自主培养探索--以社会认识论领域为例
《高等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欧阳康 张宸晟 匡梦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13);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
我国的社会认识论领域是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数字时代,社会认识论领域借助数字技术和虚拟教研平台,赋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云系列”立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跨学科、跨文化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是对高校哲学社会...
关键词:社会认识论 数字时代 人才自主培养 虚拟教研室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流动的特点、问题及对策——以黑龙江省为例被引量:1
《中国人事科学》2023年第11期45-52,共8页王炜 吴泽宇 
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高水平人才培养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省人口时空格局演变及优化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1GSP17);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龙江振兴进程中返省青年群体接引与创业就业服务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3123);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课程项目“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编号:KCSZKC2022045)的阶段性。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实现经济振兴与信心汇聚的驱动核心,而高校作为知识集聚之地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重要载体。但近年一些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流失加剧,高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流动总体呈向上流动的趋势,导致人才分布不均衡。文章...
关键词:事业单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人才流动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河北省为例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第6期194-201,共8页赵砚文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个人项目《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阶段性成果。
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使用和流动等环节的前提。为进一步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该文以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年来我省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在...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评价标准 分类评价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路径探究被引量:3
《人民论坛》2020年第4期80-81,共2页李阎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课题科研合作项目“河北省城市转型发展关键期人才驱动战略研究”(项目编号:JRSHZ-2018-03060);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文化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研究”(项目编号:HB18-YB059)的阶段性成果
“国势之强由于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客观上需要大量素质高、立场正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其培养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新作为、好作为。为此,领导干部应在人才观念上实现突破,助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专业素质和...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领导干部 人才观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如何评价——基于长江学者成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行政论坛》2018年第5期106-116,共11页萧鸣政 唐秀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领导干部执政本领评估体系与开发机制研究"(18BZZ069)
本研究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这一高素质的人才群体为样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自2011年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6年间所有入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特聘教授的履历信息进行全面获取与量化,对长江学者成长的影响因素与...
关键词:哲学社科人才 人才分类评价 人才发展因素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讨——以济南市为例被引量:1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70-73,共4页张桂兰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加强济南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NSK17C13)阶段性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在社会改革发展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面临着管理体制僵化、选拔机制固化、培养机制单一、激励机制不活等问题。以济南市为例,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制...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人才发展体制 济南 
社科工作者要勇于立时代之潮头
《江海纵横》2018年第3期1-1,共1页《江海纵横》编辑部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人类社会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知识变革者和思想先导者,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其思想水平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养,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无...
关键词:工作者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社科 人类社会 国家发展 民族振兴 国际竞争力 文明发展 
人才政策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66-71,92,共7页郭名 朱心田 袁宝宝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生涯适应力研究"(16GLC051)
以百人工程为例,对人才政策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问卷统计,将影响因素分为政治支持、经济支持、舆论支持和社会服务四个维度,将人才的发展归结为学术科研、参政议政、社会地位三个方面,运用相关回归分析的...
关键词:人才政策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百人工程 影响因素 
培养有本土恿识和国际视野的社科人才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2016年第7期27-27,共1页李字明 
习近平总书记既站在理论高度又贴近当前实际,就如何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指明了方向。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以学科规划为基础,注意人才梯队搭配,培养既有本土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这样的人才要不忘本来...
关键词:社科人才 国际视野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培养 人才体系 学科规划 人才梯队 本土意识 
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要双管齐下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2016年第7期30-31,共2页柯平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保障,也是关键。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如何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提四点建议。一是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会贡献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中。改变以...
关键词:社会服务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学术研究 人才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标准 人才体系 社会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