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国故

作品数:360被引量:55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卢毅罗志田张越王存奎王富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整理国故”与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安徽史学》2011年第5期79-84,共6页何旺生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郭绍虞经验与中国文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AHSK07-08D134
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在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上都是"整理国故"思潮的具体实践。郭绍虞"在古人的理论中间,保存古人的面目"的研究范式遵循了"整理国故"的"科学"方法和"求真"精神;他对中国诗学范畴的辨析、对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史料学...
关键词: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整理国故 
“整理国故运动”的西学渊源探析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96-100,共5页卢毅 
无论是从胡适等人自述 ,还是从他们的理论主张与研究方法来看 ,曾在民国时期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都明显承受了西学的深刻影响。其中 ,在考据学方面 ,相较于中国传统学术 ,西学的影响虽不那么直接明显 ,但正是通过对西方学理的引...
关键词:整理国故运动 西学 渊源 
古学复兴与文艺复兴:从晚清国粹派到胡适被引量:2
《安徽史学》1997年第2期59-64,共6页赵利栋 
关键词:中国文艺复兴 章太炎 古学复兴 国粹派 整理国故 胡适 五四新文化运动 古史辨派 《国粹学报》 康有为 
胡适文化思想的心路历程被引量:1
《安徽史学》1995年第4期49-52,共4页吴二持 
胡适文化思想的心路历程吴二持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即以魏源等为代表的了解西方,了解世界,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主张以传统文化为本体,借鉴学习西方应用科学技术的“中学为体,西学...
关键词:文化思想 胡适 研究问题 整理国故 再造文明 传统文化 文化建设 “充分世界化” 重新估定 社会改良 
胡适的“再造文明”对我们建设新文化的启示
《安徽史学》1995年第3期74-74,共1页钱耕森 
胡适的“再造文明”对我们建设新文化的启示钱耕森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辉煌的好成就。伴随着经济建设,新文明(就新文化层面而言)的建设,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那末,...
关键词:再造文明 建设新文化 胡适 “新思潮”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整理国故 马克思主义 启示 《新思潮的意义》 
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陈寅恪
《安徽史学》1993年第1期70-73,共4页蔡振翔 
清末民初以来,特别是从“五·四”运动爆发到抗日战争开始的20年间,无论从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上说,历史学的进展都远远超过了中国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这首先是由于19世纪末以来,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新史料,例如甲骨文字、汉晋木简、敦煌写...
关键词:中国近代 魏晋南北朝 史学史 陈寅恪 国外汉学 历史学家 整理国故 史学思想 中外文化交流 抗日战争 
胡适学术讨论会述评
《安徽史学》1992年第1期42-45,共4页王彦民 
胡适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7日至10日在安徽绩溪县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并与中共安徽省绩溪县委、绩溪县政府、安徽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历史研...
关键词:胡适 学术讨论会 整理国故 中西文化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 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文化 徽州文化 
“胡适全盘反传统论”辨析
《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58-61,共4页胡晓 
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先生在大著《中国意识之危机》中指出:“在胡适的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他的以全盘西化主张为基础的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认为胡适是思想文化整体论者和决定论者,又以西方文化为本位,虽然由于文化民族主义在情感伦...
关键词:全盘反传统 胡适 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 决定论者 文化民族主义 反传统主义 整理国故 启蒙思想家 中国文化 
胡适校勘学思想浅析被引量:1
《安徽史学》1990年第3期60-64,共5页柴纯青 
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论著。本文仅就其校勘学思想略作评述。一、胡适校勘学思想的发展线索胡适校勘学思想的发展有着较长的历史。根据胡适自传等方面的材料,可以归纳如下。1、胡适早年在家乡接受过九年的教育,读过许...
关键词:校勘学 胡适 思想 校勘方法 整理国故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方法论 怀疑精神 批判研究 发展线索 
关于胡适生平思想的几个问题
《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56-63,共8页朱文华 
以十年前的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为契机,国内学术界对于胡适的研究,开始摈弃了“政治批判”的方法,而代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然而,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当然也由于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把握上的差异,因此对于胡适生平思想的具体评...
关键词:胡适 整理国故 新青年 陈独秀 五四新文化运动 生平思想 实事求是 中国现代 学术思想 李大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